中国植物油产业发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摘 要 植物油是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消费产品,消费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经济发 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是传统的植物油生产大国,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植 物油供给长期处于供求基本平衡的状态。只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进入2l世纪以 来,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平稳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持续提高,对包括食用油在内的多种 食品改善性需求增强。极人的促进了国内植物油产业的发展,但是也相应出现了国内植物油产量 不能满足需求,必须通过进口,且是不断增加的进口来弥补供给缺口,才能保障消费的增长的现 象。冈此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中斤期起就已经稳定的成为植物油(含进口油料折油)净进口国。 进口植物油和油料数量的快速增长,对于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我国 耕地资源和水资源严重不足,资源对农业生产的约束日益加深的情况下,进口产品相当于进口了 耕地和水。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进口对国内相关产业的冲击。一是影响了国内油料作物的种植。 在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进口植物油和油料数量的增加,国内三种主要油料作物的播种面积进 入了滞长期,2001年剑2005年间的播种面积在3100万公顷波动,主要原因是种植效益增长缓慢, 在2006年和2007年还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二是外资植物油加工企业在国内快速扩张,并在实 际加工量上处于强势的准袭断地位。我国植物油产业的巨大增长空间,吸引了跨国粮商积极进入。 代表性的企业包括新加坡益海粮油集团、美国邦基公司、美国嘉吉公司和法国路易.达大公司。上 述公司利川其世界化的布局和多元化经营模式,形成了从主要出口国的生产、收购、物流,到我 国的加j17.、物流、营销的产业经营链条。监测显示到2009年底,外资企业、外资控股企业及外 资租州企业拥有的大豆压榨能力,占到了国内人豆压榨生产能力的37.7%,实际加工量已经接近 人豆加:f:量的50%,已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三是进口依存度明显提高。由于国产油料榨油量 不断卜.降,食用油以及油料进口数量快速增长。2000年度我国植物油进口量为206万吨,到2010 2010年度的66%。众多机构和学者的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的食用油市场已经处于不安全的状态。 本文试从国内植物油加L业的现状着手,对火宗植物油产品的供需状况和国内主要大型植物 油加一l:企业(集团)的发展与布局进行分析,结合朱米我国植物油消费的趋势,提出适应国内形 势的植物油发展道路。全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国内国际午ff物油市场基本情况介绍。我国是植物油生产和消费大国。在过去几十 年中,国内植物油加.J:业取得了重人进展,植物油产量不断增加,植物油消费水平持续增长,植 物油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植物油储备结构不断完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较为突出的是国内植物油消费刚性增K与国内油料供给长期不足的问题,植物油加T产能过剩与 优质产能不足的问题,外资植物油加工市场占有率高与内资发展相对不足的问题等。在本节中, 较为全面的对国内植物油加T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形势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由丁我国未米较长一段时间在植物油供应环节,仍将维持高进口的态势,因此对当前国际植 物油和油料市场的供需形势有一概括性了解就很有必要。本节也专题研究了现阶段国际市场主要 植物油产品豆油、棕榈油和菜籽油的生产、消费和贸易状况,并指出棕榈油已经取代豆油,成为 世界最重要的植物油消费和贸易产品。 第一二部分是国内核心植物油加工企业研究。过去儿年国内植物油市场的焦点问题之一是外资 占有率高。有鉴于此,本1了重点对国内核心的内资和外资植物油加工企业布局、主要产品进行了 分析和研究,并根据研究获得的一股性结论,提出了内资植物油加工企业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 即加快整合、做大做强,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原料米源,打造产业链和强化品牌意识等。 第三部分对国内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和其他小品种植物油的加工布局、消费现状、存在 的问题与朱米发展的方向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指出豆油、菜籽油和棕榈油仍是未来一段 时间国内植物油主要供给和消费品种,但是我们应积极利用国内的米糠、玉米胚芽和油茶等资源, 积极发展米糠油、玉米油利茶树油,努力提高国产油料产油量,降低进口依存度。 第四部分是运用模型分析了国内大豆和油菜籽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指出由于农业生产扶 持政策未能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使得我国大豆和油菜籽的全要素生产率在过去30年中无明显改 善。由于资源短缺对油料生产的约束在

文档评论(0)

ygeorcgd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