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岳麓版选修2第二单元 民主与专制的搏斗第7节《综合探究:读雨果的<九三年>》参考教案.docVIP

历史岳麓版选修2第二单元 民主与专制的搏斗第7节《综合探究:读雨果的<九三年>》参考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岳麓版选修2第二单元 民主与专制的搏斗第7节《综合探究:读雨果的<九三年>》参考教案.doc

第7课 综合探究:读雨果的《九三年》 三维目标详解 学习要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九三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了解《九三年》的背景和故事梗概 探究《九三年》的写作背景 感悟法国大革命的曲折过程中人性与革命原则的碰撞 《九三年》片段 了解作品反映的当时对恐怖政策的两种观点 探究文学作品中反映的历史事实 认识恐怖政策的两面性 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你可能读过他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可是你解他的晚年创作的最后一部小说《九三年》吗?这部小说的情节是怎样的?揭示了怎样的历史主题? 一、《九三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背景材料归结 1.雨果的最后一部小说 《九三年》是法国大文豪雨果晚年创作的最后一部小说,1874年出版。为了塑造逼真的历史环境,雨果广泛搜集资料,认真甄别史实,使该书成为一部融思想性、艺术性和学术性为一体的名著。 2.《九三年》的背景 1793年春夏,新诞生的法兰西共和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各地叛乱蜂起,反法联军大兵压境。国民公会设立公安委员会,以恐怖手段来捍卫革命。 3.《九三年》的三个主要人物 (1)贵族朗特纳克侯爵—旺代叛乱的首领之一,冷酷无情地屠杀共和军和支持共和国的群众。 (2)郭万—负责围剿旺代叛军的共和军司令。原来也是一个贵族,朗特纳克的侄孙。真诚拥护革命,坚决执行平叛命令,但又认为战场上需要以暴力对付暴力,但也需要仁慈,要以人道对非人道。 (3)西穆尔丹—国民公会特派员,握有全权,负有监督军官的职责。他原来是一个神父,也是郭万的启蒙老师。他是一个刚直不阿的革命者,对反革命分子的口号是:“绝不宽大!’’ 4.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在共和军的重击下,叛军节节败退,他们用杀害战俘、劫掠和焚烧村庄来泄愤。朗特纳克侯爵最后被共和军围困在一个城堡中,已成瓮中之鳖。但是他利用城堡里的一条暗道,逃到大森林,临走前叛军放火烧毁城堡。城堡里关着作为人质的三个小孩。朗特纳克侯爵听见孩子母亲凄厉的呼救声,毅然折回,救出三个孩子,自己却蒋人共和军之手。郭万认为,朗特纳克人性苏醒,义举可嘉,便释放了他。二天,西穆尔丹忍痛执行军法,将郭万送上断头台,自己也开枪自杀。 相关材料补充 维克多·雨果简介 维克多二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称为是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 雨果1802年生于法国南部的欠尚松城,父亲是共和国军队的军官,曾被拿破仑的哥哥西班牙王约瑟夫·波拿巴授予将军衔,是这位国王的亲信重臣。雨果天资聪慧,9岁就开始写诗。15岁写的《读书乐》受到法兰西学士院的奖励;20岁时因发表诗集《颂歌与杂志》,国王路易十八赐给他年金。1827年,雨果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及其序言。剧本虽未能演出,但那篇序言却被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成为文学史上划时代的文献。它对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830年7月,法国发生了“七月革命”,封建复辟王朝被推翻了。雨果热情赞扬革命,歌颂那些革命者。1831年发表的《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最富有浪漫主义的小说。小说的情节曲折离奇,紧张生动,变幻莫测,富有戏剧性和传奇色彩。 1851年12月,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雨果参加了共和党人组织的反政变起义。路易·波拿巴上台后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他实行恐怖政策,对反抗者无情镇压。雨果也遭到迫害,不得不流亡国外。流亡期间,雨果一直坚持对拿破仑三世的斗争,他写政治讽刺小册子和政治讽刺诗,猛烈抨击拿破仑三世的独裁统治。这时期,他先后发表了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和《笑面人》。 探究问题提示 1.结合前面学过的历史知识和自己的人生态度,你认为郭万是否应该释放朗特纳克?为什么? 2.你认为西穆尔丹是否应该把郭万送上断头台?为什么? 提示:上述两题回答是或否都可,回答是应从革命原则角度阐述理由;回答否则要从人道角度阐述理由。 二、《九三年》片段 背景材料归结 1.郭万—“恐怖会玷污革命” “恐怖会玷污革命。自由、平等、博爱,这些是安宁与和谐的原则。为什么使它显得恐怖可怕呢?不应该为了行善而作恶。我们推翻王位不是为了永久竖起断头台。处死国王,但要救活民族。打翻王冠,但要保护头脑。革命是和谐而不是恐怖‘不宽容的人是无法执行温和原则的。对我来说,‘赦免’是人类语言中最美的字眼。我不愿流血,除非我自己也可能流血。再说,我只会打仗,我只是士兵。然而,如果我们不能宽恕,那么打胜仗就没有意义了。在战斗中我们是敌人的敌人,胜利后我们就是他们的兄弟了。” 2.西穆尔丹—“革命将证明恐怖不是必要的” “革命有敌人,就是旧世界,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