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苯并咪唑与-硝基苯并咪唑及pbcl2对koh溶液中锌的缓蚀作用研究
Study on Corrosion Inhibition Effect of Zinc
by Benzimidazole, 6-Nitrobenzimidazole and
PbCl2 in KOH Solution
A Thesis Submit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Science
By
Hu Lianyue
Supervised by Prof. Zhang Shengtao
Major: Chemistry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China
October, 2011
中文摘要
摘 要
本文概述了碱性锌基电池的种类及研究现状,分析了锌电极在碱性溶液中的
性质及存在的问题,综述了解决碱性锌基电池阳极问题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在此
基础上,对碱性介质中锌电极的电化学行为与筛选出的三种缓蚀剂——两种咪唑
类化合物和 PbCl2 进行了研究。
本文选用两种咪唑类化合物(苯并咪唑和 6-硝基苯并咪唑)和一种铅盐(PbCl )
2
作为金属锌在氢氧化钾溶液中的缓蚀剂。通过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交流阻
抗谱 (EIS )、循环伏安曲线 (CV )、现代表面分析技术(SEM )、电流-时间曲
线以及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研究上述三种物质对金属锌在碱性介质中电化学性能的
影响。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
在常温条件下,两种咪唑化合物的浓度大于一定值后,对低浓度的氢氧化钾
溶液中的锌腐蚀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是当两种咪唑化合物浓度较低时,缓
蚀作用不明显,两种咪唑化合物对锌的缓蚀效率随着它们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两
种咪唑化合物都属于阳极型缓蚀剂,并且两种缓蚀剂在碱性锌电极表面的吸附均
符合 Langmiur 等温吸附模型。
本文还研究了两种咪唑化合物的缓蚀效率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苯并咪
唑的缓蚀效果受温度的影响较弱,而 6-硝基苯并咪唑随着温度的升高,缓蚀效率
降低。但是,当碱液浓度升高后,两种缓蚀剂都不能够表现出理想的缓蚀性能。
应用电流-时间测量技术研究发现,在碱性锌电极的充电过程中,当 Pb2+浓度
小于 0.1g/L 时,Pb2+ 能有效地抑制锌枝晶的产生,且不会对碱性锌电极的充电效率
产生明显的影响。当阴极极化过电位 η ≥-100mV 时,6-硝基苯并咪唑在较低浓度
时对碱性锌电极腐蚀的抑制效果反而更好,而随着苯并咪唑浓度的增加,其对锌
枝晶的抑制作用有所提高。
吸附热力学及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6-硝基苯并咪唑分子在锌表面的吸附是物
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 6-硝基苯并咪唑浓度的增加,表观活化
能也增大;而苯并咪唑分子在锌表面的吸附是以共价键作用为主的化学吸附,随
着苯并咪唑浓度的增加,表观活化能先增大后减小。咪唑类化合物在碱性锌电极
表面吸附改变了锌的腐蚀历程,缓蚀剂浓度变化能够引起吸附层性质的改变,这
是导致锌腐蚀历程改变的决定性因素。
量子化学计算表明,两种咪唑类化合物分子在金属表面能够形成稳定的吸附
膜;铅在锌电极上沉积的密度泛函研究结果表明,铅原子在锌表面吸附后体系的
I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能量总体都比锌原子在锌表面吸附后体系的能量低,说明在不考虑外界环境影响
时,铅原子在锌表面形成的吸附比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花城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第16课 《看画听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教学课件.ppt VIP
- 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pptx VIP
- UniGear550安装使用说明书cn20081107.pdf VIP
- 2025年中国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古诗三首·《江南春》课件.pptx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数学课程标准.pdf VIP
- 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护理常规(22种疾病)2024版.docx
- 监控采购合同模板.docx VIP
- UniGear550-10KV铠式金属开关柜 .ppt VIP
- 2022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