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1课 三国鼎立同步练习 中图版.docVIP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1课 三国鼎立同步练习 中图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国鼎立 一、曹操统一北方 1.背景 东汉末年,社会混乱,百姓生活困苦,黄巾起义爆发。在镇压起义军的过程中,北方逐渐形成了曹操和袁绍两个较大的军阀。 2.措施 (1)政治上,曹操把汉献帝挟持到许县,以天子名义号令天下诸侯,取得了政治优势。 (2)经济上,曹操在许县一带大兴屯田,解决了军粮问题。 (3)曹操还广招人才,使更多的人为自己服务。 3.官渡之战 (1)时间:200年。 (2)交战双方:曹操与袁绍。 (3)结果:曹操取得胜利。 (4)影响: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 二、魏蜀吴的鼎立 1.赤壁之战 (1)时间:208年。 (2)交战双方:曹操与孙刘联军。 (3)结果:曹操大败,狼狈逃回北方。 (4)影响: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2.三国鼎立 建立时间 建立者 国号 都城 220年 曹丕 魏 洛阳 221年 刘备 蜀 成都 229年 孙权 吴 建业 3.影响 (1)随着魏、蜀、吴的建立,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2)各国统治者为完成统一大业,都采取积极措施安定社会和发展经济。 【问题1】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两次战役前后相距仅8年,但是作为两大战役主角之一的曹操,其面临的结果却前后相反。造成这种不同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不在兵力多少,而在于人心的向背;在于能否根据具体军情进行正确的决策。 官渡之战,曹操虽然实力弱,但顺应人民渴望统一的愿望,而且他能集思广益,重用人才,指挥得当,所以以少胜多。 赤壁之战,曹军虽然人多,但士兵远道而来,身心疲惫,不习水战;而且此时的曹操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加上错误的指挥战术,最终导致失败。 【问题2】 学习了《三国鼎立》这一课后,有人说:“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东汉是统一政权,而其后的三国是分裂时期,这是历史的倒退。”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探究:不同意。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过程中,主要政治势力都比较注意各统治地区内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与东汉末年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象相比,确实是历史的一大进步,符合人民渴望社会安定的要求;由于当时的政治、经济等原因,曹操、刘备、孙权三股政治势力谁也无法马上统一全国,但三国鼎立的局面确实是走向全国统一的过渡环节。 1.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C.巨鹿之战 D.城濮之战 2.(2010·湖北咸宁)曹操军队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军队的官渡之战发生于哪一年(  ) A.200年 B.208年 C.220年 D.222年 3.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中失败一方主观上的共同原因是(  ) A.士兵不习水战 B.骄傲轻敌C.后方起兵 D.士兵疲惫 4.下图中的故事发生在 …(  ) A.官渡之战前B.赤壁之战前C.蜀汉政权建立后D.西晋建立时 5.“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林俊杰的歌曲《曹操》深受大家喜爱。那么,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基础的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赤壁之战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 6.(2010·福建漳州)下图《三国政权形势图》中a区所示政权的都城在 …(  ) A.成都 B.长安C.洛阳 D.建业 7.阅读下列材料: 杜甫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请完成: (1)材料中提到的人物是谁? (2)材料中最能高度概括他的功劳的是哪一句诗? (3)请列举和他有关的三个成语。 1. 答案:A 2. 答案:A 3. 解析:官渡之战中袁绍骄傲轻敌,赤壁之战中曹操骄傲轻敌,这是他们失败的共同原因。 答案:B 4. 答案:B 5. 答案:B 6. 解析:图中a区所示政权是蜀,其都城是成都。 答案:A 7. 参考答案:(1)诸葛亮。 (2)功盖三分国。 (3)三顾茅庐;草船借箭;七擒孟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 1.东汉末年,黄河中下游一带实力最强的封建军阀是(  ) A.曹操和孙权 B.袁绍和曹操C.曹操和刘备 D.刘备和孙权 2.东汉末年,曹操在强敌如林的情况下,最终统一了北方,他所具备的条件是(  ) ①“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 ②三次发布求贤令,招贤纳士重人才 ③实行屯田,保证部队的军粮供应 ④官渡之战,打败袁绍 A.① 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官渡之战的性质是(  ) A.军事割据集团的争霸兼并战争B.农民起义军反封建王朝的战争 C.皇族内部争夺中央政权的混战D.少数民族反对民族压迫的战争 4.下列关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点,正确的是(  ) ①都发生在三国时期 ②都是我们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③结果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④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目的是争夺统治权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5.东汉末年,割据一方的曹操没能做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soenq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