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铬菌株的筛选定及其对麦田铬污染土壤修复效应研究.pdf

抗铬菌株的筛选定及其对麦田铬污染土壤修复效应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铬菌株的筛选定及其对麦田铬污染土壤修复效应研究.pdf

摘要 随着现代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土壤 中的重金属不仅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而且还会通过食物链危 机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因此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微生物 修复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生物修复技术,在治理重金属污染方面颇具有潜力。 首先,本研究通过驯化、筛选和分离技术,从污染的土壤中获得两株对铬具有较高 抗性的菌株A和B,它们对cr3+的最高抗性分别为450 mg/L和500mg/L,对Cr6+的最 高抗性分别为200 mg/L和220mg/L。菌株A是革兰氏阳性两端钝圆的短杆菌,有芽孢, 菌落乳白色、圆形或近似圆形、表面光滑湿润、边缘不整齐、质地软、稍有光泽,其生 理生化特性与芽孢杆菌属相似;经16S 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的相似性最高达99%,故将A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菌 株B菌落疏松,呈棉絮状,最初呈白色,后变成灰褐色,2d内长满整个平板,在显微 镜下观察,孢子囊呈球形,有假根,孢子呈球形或近似球形,其形状、大小不等;经18S oryzae)类群的相似性达到了99%,故 rDNA序列分析表明菌株B与米根霉(Rhizopus 将B鉴定为米根霉。对抗铬菌株A和B的生长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A和B的 mL(250 最适pH均为7;最适温度均为30℃;最佳装液量均为80一100mL摇瓶);在 Cr3+初始浓度为100、200、300、400和500 mg/L时,菌株均能生长,但高浓度的Cr3+ 对菌株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菌株A和B对Cr3+的生物吸附进行研究,结果表 明在培养时间一定时,随着Cr3+初始浓度的增加,菌株对cr3+的吸附率减少,而生物吸 附量则逐渐增大;在C,初始浓度一定时,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菌体对C,的吸附率 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这与生物吸附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其次,采用水培试验方法分别研究了抗铬菌株Bacillus cereus和Rhizopusoryzae对 Cr3+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各部分镉积累量以及对小麦幼苗叶片几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 响。结果表明:C,+对小麦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且随着处理液Cr3+浓度的增加,抑 制作用越明显。抗铬菌株菌悬液的加入,使小麦生长受到Cr3+胁迫的抑制作用有所缓解, 其中小麦叶长、根长及其干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叶和根系铬积累量随处理液cr3+浓 度的增加而增加,且根系铬积累量叶铬积累量。加入抗铬菌株菌悬液后,小麦幼苗叶 和根系铬积累量与未加菌组相比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Bacillus cereus的加入使小麦幼 oryzae 在Cr”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中MDA含量随处理液中cr3+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根系活 力、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的含量均随处理液中Cr3+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 T 液后,小麦幼苗叶片MDA含量有所降低,根系活力和三种叶绿素含量都有一定程度的 升高,SOD和POD活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恢复。 再者,针对抗铬菌株对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的研究,本试验采用温室盆栽的方法, 以小麦为供试植物,Bacillus oryzae为供试菌株,研究在外源铬污染 cereus和Rhizopus 条件下,这两菌株不同配比处理下对小麦生长及富集铬的影响,以确定菌株的最佳配比。 在最佳配比前提下,研究接入不同质量的混合菌剂对小麦生长及富集铬的影响,以确定 混合菌剂的最优添加量。在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eirenzhan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