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 要
内蒙古拥有8800 万hm2 的草原面积,是蝗虫频发区和重发区。2012 年,全区草
原蝗虫危害面积457.1 万公顷,严重危害面积达到217.9 万公顷。草原蝗虫的危害已
经严重影响到草原的生态环境质量。蝗虫作为生态环境的生物指示体,在生物多样性
方面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采用微卫星SSR 和线粒体16S rDNA 分子标记技术,研
究了内蒙古主要草原蝗虫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5 2+
1. 通过采用L16(4 )正交设计试验设计对影响SSR-PCR 的Taq 聚合酶用量、Mg
浓度、DNA 模板浓度、dNTP 浓度和引物浓度等5 个因素在4 水平上进行筛选,得到
的最佳反应体系为:Mg 2+1.5 mmol/L 、Taq DNA 聚合酶 1.5 U/20μL 、dNTPs 0.2
mmol/L、模板 DNA 180 ng /20 μL 和引物0.2 μmol/L 。
2. 采用试剂盒法提取蝗虫的 DNA,采用微卫星标记方法研究了内蒙古4 科 11
种蝗虫的遗传多样性。11 种蝗虫在6 个微卫星的等位基因数为19~37 ,有效等位基因
数为 15.8134~27.4494 ,Shannon 信息指数为 5.2021~9.8750, 多态信息含量为
0.9396~0.9452, 其中位点MwGTD9 最低,位点Ata68 最高。PIC 都大于0.5,说明均
为高度多态位点。11 个种的遗传距离在0.2220~0.7657 之间,斑翅蝗科异痂蝗亚科的
黄胫异痂蝗 (Bryodemella holdereri holdereri )和轮纹异痂蝗 (Bryodemella
tuberculatum dilutum)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0.2220 ),斑腿蝗科的短星翅蝗和槌
角蝗科的毛足棒角蝗的遗传距离最大(0.7657 )。根据UPGMA 法对 11 种蝗虫进行
聚类分析,11 种蝗虫聚为3 大支:斑翅蝗科异痂蝗亚科的轮纹异痂蝗 (Bryodemella
tuberculatum dilutum)和黄胫异痂蝗 (Bryodemella holdereri holdereri )聚在
一起,斑翅蝗科痂蝗亚科的白边痂蝗 (Bryodema luctuosum luctuosum)和红翅皱膝
蝗 (Angaracris rhodopa )聚为一类,然后聚为第 1 大支;网翅蝗科的宽翅曲背蝗
(Pararcyptera microptera meridionalis )与槌角蝗科的毛足棒角蝗 (Dasyhippus
barbipes)聚在一起,槌角蝗科的宽须蚁蝗 (Myrmeleotettix palpalis )和斑翅蝗
科斑翅蝗亚科的亚洲小车蝗 (Oedaleus asiaticus)聚在一起,然后聚为第2 大支;
斑翅蝗科痂蝗亚科的鼓翅皱膝蝗 (Angaracris barabensis )和斑腿蝗科的黑腿星翅
蝗 (Calliptamus barbarus)聚在一起,然后与斑腿蝗科的短星翅蝗 (Calliptamus
abbreviatus)聚为第3 大支。
3. 分析了内蒙古11 种蝗虫的线粒体 16S rDNA 序列,构建了4 科 11 种蝗虫的
系统发育树,从分子水平对 11 种蝗虫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在505bp 个碱基中检
测到156 个多态性位点,占碱基总数的30.9% 。156 个多态性位点中包括50 个单变异
多态性位点和 106 个简约信息位点。各种间的遗传分化系数在0.0000-0.9927 之间。
FST 在斑翅蝗科异痂蝗亚科的黄胫异痂蝗和槌角蝗科的宽须蚁蝗之间最高,值为
0.9927 。在54 条序列中共鉴定出28 种单倍型,其中共享单倍型有2 种,独享单倍型
有26 种。采用UPGMA 法聚类构建 11 种蝗虫线粒体 16S rDNA 序列分子系统树,
可以分为5 支。斑翅蝗科痂蝗亚科的红翅皱膝蝗与异痂蝗亚科的黄胫异痂蝗和痂蝗亚
科的鼓翅皱膝蝗聚为一支,痂蝗亚科的白边痂蝗和异痂蝗亚科的轮纹异痂蝗相聚,这
两只又相聚为第1 支;斑腿蝗科的短星翅蝗和黑腿星翅蝗聚为第2 支;槌角蝗科的毛
足棒角蝗和宽须蚁蝗聚为第3 支;网翅蝗科的宽翅曲背蝗和斑翅蝗科斑翅蝗亚科的亚
洲小车蝗分别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会计年终工作述职报告7篇.docx VIP
- 法语语法总结ppt课件.pdf VIP
- 6《除法》单元整体设计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 .pdf VIP
- 小学生竞选大队干部演讲稿优秀.pptx VIP
- FSSC22000V6.0体系文件清单.docx VIP
- 情绪觉察水平量表.pdf VIP
- 20210916-IBM商业价值研究院-人工智能:应对AI数据困境:恰当的数据集成方法、治理和工具.pdf VIP
- DBJ50-T-185-2019_增强型改性发泡水泥保温板建筑保温系统应用技术标准.docx VIP
- SOP-QR-141MSA测量系统分析作业办法.doc VIP
- 几种常见医院感染.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