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风险后果预测.ppt
第四章 风险后果预测 2.基本模型: ① 基本点源模型: 瞬时点源排放——不考虑河流边界的约束 (6-66) 式中: t ——从排放初始时间t0计的时间,s;C0 —— 事故排放流中污染物的浓度,mg/L ;M —— 总释放量,M=C0V0 ,mg;V0 —— 排放物进入水体的初始体积,L ;k —— 污染物衰减速率系数,L/s ;x0,y0,z0 —— 事故释放点坐标;其余符号与单位同前。 第四章 风险后果预测 连续点源排放 —— 不考虑河流边界的约束: (6-67) 式中:Q0 —— 点源连续排放的流量,m3/s。 第四章 风险后果预测 有限边界约束顺直河流瞬时点源排放: (6-68) 式中; B —— 河宽,m;H——河深,m ;m——垂向反射次数(一般取m≤3);n——横向反射次数。 第四章 风险后果预测 上面三式中,假定横向及垂向流速为0;污染物按一阶动力学速率系数 k 衰减;连续点源模型中忽略了纵向的扩散。 ② 非点源的排放: 应用叠加原理,可以将任意空间形状的非点源分解为许多的点源,则该非点源造成的水质浓度可由这些许多离散排列的点源的贡献叠加或积分得到。 ③ 非稳定源的排放: 事故排放可能是瞬时,也可能是连续的,更多的是介于两种极端情况之间,即在一段有限的时间内排放,但排放速率随时间变化。所有这些情形,都可以看作是一系列瞬时点源的组合,应用基本的瞬时点源贡献随时间叠加或积分来估计。 第四章 风险后果预测 上列模型可以结合河流和河口特征简化为一维模型和二维模型进行计算。 更多的模型参考国家推荐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附录。 第四章 风险后果预测 4.3.4 油在海湾、河口的扩散模型 突发事故泄漏形成的油膜(或油块),在波浪的作用下会破碎乳化溶于水中,可与事故排放含油污水一样,均按对流扩散方程计算,其基本方程为: 式中: ——源强;Δ——三角形油污染面的面积;H——油膜混合的深度。 第四章 风险后果预测 油膜扩展计算如下: 突发事故溢油的油膜采用P·C·Blokker公式:假设油膜在无风条件下呈圆形扩展: 式中:Dt——t时刻后油膜的直径,m;D0——油膜初始时刻的直径,m;γw、γ0——水和石油的比重;V0——计算的溢油量,m3;K——常数,对中东原油一般取15000/min;t——时间,min。 第四章 风险后果预测 De——烟囱外径,m。 第四章 风险后果预测 (2)稳定天气 在稳定天气条件下,由(4-41)式及下述两式计算ΔH,取其中的最小值为抬升高度。 (4-43) (4-44) 式中:Fm——动量通量参数;S——稳定度参数。它们分别表示为: 第四章 风险后果预测 (4-45) 对E类天气 对F类天气 第四章 风险后果预测 2.热量抬升 (1)有风时,中性和不稳定条件: ① 当烟气热释放率Qh大于或等于2100kJ/s,且烟气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Δt大于或等于35K时,ΔH采用下式计算: 第四章 风险后果预测 (4-46) (4-47) (4-48) 第四章 风险后果预测 式中:n0——烟气热状况及地表状况系数;n1——烟气热释放率指数; n2——排气筒高度指数,具体数值见表4.7;Qh——烟气热释放率,kJ/s;H——排气筒距地面几何高度,m ,超过240m时,取 H =240m;Pa——大气压力,Pa,如无实测值,可取邻近气象台(站)季或年平均值;Qv——实际排烟率,m3/s;ΔT——烟气出口温度与环境温度差,K;Tt——烟气出口温度,K;Ta——环境大气温度,K,如无实测值,可取邻近气象台(站)季或年平均值; u——排气筒出口处平均风速,m/s。 第四章 风险后果预测 第四章 风险后果预测 ② 当1700kJ/s<Qh≤2100kJ/s时: (4-49) (4-50) 式中:vs——排气筒出口处烟气排出速度,m/s;D——排气筒出口直径,m;ΔH2——按 (4-46)—(4-48)式计算, n0、n1、n2按表4-7中Qh值较小的一类选取;Qh,u与(4-46)—(4-48)式中的定义相同。 第四章 风险后果预测 ③ 当Qh≤1700kJ/s或者T 35K 时: (4-51) 式中各参数的定义同上。 第四章 风险后果预测 (2)有风时,稳定条件: 建议按下式计算烟气抬升高度ΔH(m)。 (4-52) 式中:dTa/dz——排气筒几何高度以上的大气温度梯度,K/m 。 第四章 风险后果预测 (3)静风(u10<0.5m/s)和小风(1.5 m/s>u10≥0.5 m/s)条件: 建议按下式计算烟气抬升高度ΔH(m)。 (4-5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