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列管式换热器 换热器:在不同温度的流体间传递热能的装置称为换热器。 在化工、石油、动力、制冷、食品等行业中广泛使用各种换热器,且它们是上述行业的通用设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1、换热器类型的选择 优点:1)传热面积比浮头式换热器大20%-30%;2)旁路漏流较少;3)没有内漏。 缺点: 1)不适用于换热管与壳程圆筒的热膨胀变形差很大的场合,管板与管头之间易产生温差应力而损坏;(为了减少热应力,通常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中设置柔性元件.如:设置膨胀节.来吸收热膨胀差) 2)壳程无法机械清洗,不适用于壳程结垢的场合; 3)管子腐蚀后造成连同壳体报废,壳体部件寿命决定于管子寿命,故设备寿命相对较低。 适用的场合: 1)管壳程金属温差不是很大的场合; 2)壳程流体清洁,无需经常抽出管束清洗的场合。 浮头式换热器 两端管板中只有一端与壳体固定,另一端可相对壳体自由移动,称为浮头。浮头由浮头管板和浮头端盖组成,是可拆连接,管束可从壳体内抽出。管束与壳体的热变形互不约束,因而不会主生热应力。 1)管束可以抽出,以方便清洗管程、壳程;2)壳程壁与管壁不受温差限制;3)可在高温、高压下工作,一般温度T≤450℃,P ≤6.4MPa;4)可用于结垢比较严重的场合;5)可用于管程腐蚀场合。 缺点: 1)浮头端易发生内漏; 2)金属材料耗量大,成本高20%; 3)结构复杂。 U形管式换热器 U形换热器的典型结构如图。这种换热器的结构特点是,只有一块管板,管束由多根U形管组成,管的两端固定在同一块管板上,管子可以自由伸缩。当壳体与U形换热管有温差时,不会产生热应力。 1)管束可抽出来机械清洗;2)壳体与管壁不受温差限制;3)可在高温、高压下工作,一般适用于T≤500℃,P ≤10MPa; 4)可用于壳程结垢比较严重的场合。 1)在管子的U型处易冲蚀,应控制管内流速; 2)管程不适用于结垢较重的场合; ① 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液体宜在管内-清洗比较方便 ② 腐蚀性流体宜在管内-避免壳体和管子同时腐蚀,便于清洗 ③ 压强高的流体宜在管内-免壳体受压,节省壳程金属消耗量 ④ 饱和蒸汽宜走管间-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及不凝性气体 ⑤ 有毒流体宜走管内,使泄露机会较少 ⑥ 被冷却的流体宜走管间-可利用外壳向外的散热作用 ⑦ 流量小或粘度大的液体,宜走管间-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⑧ 若两流体的温差较大,对流传热系数较大者宜走管间-减少热应力 增加流速 对流传热系数↑ ,污垢热阻↓→总传热系数↑ →传热面积↓ 流动阻力↑和动力消耗↑ 还需考虑结构上: 高流速→管子数目↓→较长管子或增加程数 管子太长不易清洗,且管长都有一定标准;程数增加使平均温度差下降 二、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 1、管程结构 管子的长度应与管径相适应,一般管长与管径之比,即L/D约为4~6 ②管板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两端管板采用焊接方法与壳体连接固定。 管板的作用是将受热管束连接在一起,并将管程和壳程的流体分隔开来 。 我国系列标准中采用的挡板间距为: ③接管尺寸 换热器中流体进、出口的接管直径按下式计算 6 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和选用的计算步骤总结 ◆ 初步选定换热器的流动方式,保证温差修正系数大于0.8,否则应改变流动方式,重新计算。 ◆ 计算热流量Q及平均传热温差△tm,根据经验估计总传热系数K估,初估传热面积A估。 ◆ 选取管程适宜流速,估算管程数,并根据A估的数值,确定换热管直径、长度及排列 2)、核算总传热系数 分别计算管、壳程表面传热系数,确定污垢热阻,求出总传系数K计,并与估算时所取用的传热系数K估进行比较。如果相差较多,应重新估算 3)、计算传热面积并求裕度 根据计算的K计值、热流量Q及平均温度差△tm,由总传热速率方程计算传热面积A0,一般应使所选用或设计的实际传热面积AP大于A020%左右为宜。即裕度为20%左右,裕度的计算式为: 4)、计算管、壳程阻力 在选择管程流体与壳程流体以及初步确定了换热器主要尺寸的基础上,就可以计算管、壳程流速和阻力,看是否合理。或者先选定流速以确定管程数NP和折流板间距B再计算压力降是否合理。这时NP与B是可以调整的参数,如仍不能满足要求,可另选壳径再进行计算,直到合理为止。 附加: 第一节 传热计算 给定的条件(1)热流体的入口温度T1、出口温度T2;(2)冷流体的入口温度t1 、出口温度t2; 热平衡方程式是反映换热器内冷流体的吸热量与热流体的放热量之间的关系式。由于换热器的热散失系数通常接近1,计算时不计算散热损失,则冷流体吸收热量与热流体放出热量相等 。 1、传热系数K 传热系数K是表示换热设备性能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年级迎春杯数学试卷.doc VIP
- 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 (2).pdf VIP
- 思遵高速公路SZTJ标的施工组织研究设计.doc VIP
- 思遵高速公路SZTJ-11标的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财信证券-基金深度报告:美国REITs梳理专题.pdf
- 绩效评估公平感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分析.doc VIP
- 《如何写好科研论文》期末考试答案(分类好的).pdf VIP
- 2021年天津外国语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意大利语语言文学》试题(原卷).pdf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实验室安全培训(首都医大)》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小小营养师》幼儿园大班健康PPT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