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6.ppt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第二篇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新材料,也是高新技术之一。 由于复合材料所具有的许多独特的优点,如比强度和比模量高,抗疲劳性能和抗振性能好,结构的可设计性和工艺性等等,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从航空、航天到汽车、造船,从化工、机械到建筑、能源……起来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 复合材料的增强概念并不是新的概念。复合材料使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的古老年代。古代采用粘土和稻草砌成泥墙;中世纪用不同材料层合做成的弓(以木材为芯,受拉面胶有平等的纤维,受压面胶有牛角)、剑和盔甲等。近代的胶合板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实际上都可以算是复合材料。 现代复合材料从上个世纪40年代使用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基体复合材料(俗称玻璃钢)算起仅有几十年的历史。这种材料刚度较低,限制了它在结构件上的应用。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作的直升机旋翼系统,使直升机的机动性和加速性都得到改善,寿命几乎达到无限。 60年代高模量硼纤维的出现,硼/环氧复合F-111水平安定面的研制成功,开始了复合材料的高性能航空、航天结构上的应用。此后碳纤维、芳纶纤维相继问世,并很快形成了商品化产品,与此同时,适合各种使用环境要求的多种环氧树脂可供设计者选用,这不仅使复合材料成为高性能结构的理想的结构材料,而且也使复合材料成为科学技术上的一大突破。 战斗机中大量使用复合材料,约占结构总重量20~40%,直升机中约占40~50%。 复合材料在汽车、交通运输、工业设备和化工、石油管道方面广泛应用。 目前发展和应用仍以热固性树脂基体碳纤维复合材料为主,硼纤维成本高,加工困难,用量很少,芳纶纤维吸湿开裂,吸湿增重,影响使用。 航空、航天技术的需求推动了金属基、陶瓷基和C/C复合材料的发展。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基本特点是各向异性、可设计性和结构特性。这些性质以及它们引起的特殊力学行为是均质的各向同性材料不具备的。因此,我们需要学习有关复合材料的理论,掌握其力学行为的基本特征及有效的试验方法。 复合材料力学分为微观力学和宏观力学。微观力学主要研究纤维、基体组分性能与单向板性能关系;宏观力学主要研究层合板的刚度与强度分析,温湿环境影响等。 第九章 复合材料的一般特性、增强机理 第一节 研究对象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多种性质不同的组分构成的材料,然而这样的材料太多了。仅当材料各组分具有明显不同的物理性质、组分间存在明显的界面,且复合后材料的性质也明显不同于组分性质时,才能把这种材料称为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分类: 按基体材料分类: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有机非金属材料、 热固性塑料、热塑性塑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 陶瓷基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 按增强材料分类: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连续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用复合材料,可以是纤维束增强,也可以是织物增强) 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如模压复合材料(SMC)和捏塑复合材料(DMC)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同质物质复合的复合材料 基体和纤维采用同一物质构成的复合材料,如碳-碳复合材料。 从以上可以看出,在复合材料中包含了一种或几种不连续相和一种连续相,不连续相镶嵌于连续相中。通常不连续相的强度和硬度比连续相高,称作增强组分或增强材料,而连续相称为基体。 本课程主要讨论结构材料使用的复合材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第二节 复合材料的一般特性 纤维与基体复合后,基体提供了一个连续的介质,既保持了纤维的铺设方向,又从结构上保证了纤维的载荷传递,允许纤维承受压缩和剪切载荷,同时,基体在纤维间起着分散和传递载荷的作用,也提高了纤维沿纤维方向的承载能力。因此,复合材料的性质强烈地受组分的性质、分布和相互作用的影响。 复合材料性质可能是组分性质的体积分数和;或者,当不能用组分性质的简单体积分数和来估算时,以某种叠加方法表征组分的相互作用,从而预测复合材料的性质。因此在描述一个复合材料体系时,除了要了解组分材料及其性质外,还需要了解增强组分的几何条件(包括形状、尺寸和尺寸分布),增强组分的密集度及密集度分布和增强组分的方向。这些因素虽然很重要,但理论研究中对上述因素都说明很困难。 密集度通常用组分的体积分数或质量分数来表示。密集度不仅是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而且它是复合材料制造过程中用来改变材料性能的一个易于控制的参数。 密集度分布是材料体系匀相性的量度。决定复合材料性能实际值与平均值的差异程度。 增强组分的方向对复合材料性能有重大影响。若纤维随机取向,则各向同性,而各向异性是人们希望的。 第三节 增强机理及分类 对复合材料的增强机理进行深入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docx VIP
- 小学养成教育校本课程教材(低年级用).pdf VIP
- 2025年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含实验梳理).pdf VIP
- 2025年会计专业论文选题(精选200个).pdf VIP
- 《赵氏雷火灸的临床应用》课件.ppt VIP
- 目录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docx VIP
- (阶段检测提升卷)+五年级数学上册第(1-3)单元+考点突破+检测试卷+++北师大版.docx VIP
- 压铸外观标准(附件).doc VIP
- 贵州省遵义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实录.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