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词解释:
六镇起义: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发起的动乱。起因是因北魏首都南迁洛阳後,政治腐化,权贵奢侈,守宰暴敛;赋役、兵役繁重,百姓纷纷逃亡或依附豪强,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六镇鲜卑和鲜卑化贵族与将士的待遇及升迁不如洛阳鲜卑贵族,最後发起的反汉化的大起义,关陇、河北各族纷纷起兵响应,北魏统治濒临崩溃。
匈奴: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的重要游牧民族,其诞生的历史摇篮,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大青山一带,是我国第一个建立起奴隶制国家的边疆民族。从其出现于政治历史舞台起,至其消失,前后共经历了近700年,对中国古代北方各民族以及汉族的历史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它不仅是北方边疆各民族的先民,而且也是汉族先民的成员之一。匈奴的历史,是中国民族历史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八旗制度:明万历四十三年,努尔哈齐创立。分别以黄、白、红、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为标帜,故八固山又称“八旗”。八旗是军事、政治、经济合一的一种社会组织,它的特点是兵民不分,“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努尔哈奇用这种制度将女真人组织起来,不仅提高了战斗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打破了氏族部落血缘和狭隘的地域关系的局限,为满足共同体的形成作了组织上的准备。
4、澶渊之盟:北宋与辽订立停战议和盟约的事件。1004年,辽军南下深入宋境,宋宰相寇准力主抗战,劝真宗亲征,双方在澶州对峙。宋军取胜,但北宋统治者无心抵抗,屈辱妥协,同意与辽议和。1005年1月,宋辽订和约: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给辽输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辽边境以白河沟为界。澶州又名澶渊郡,史称“澶渊之盟”。澶渊之盟是在不平等的基础上建立的,加重了北宋的财政困难,也使阶级矛盾不断激化,但是它结束了战争状态,促进了宋辽的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
5、安西四镇:唐代安西都护府统辖下的四座军镇。640年唐灭高昌国,置安西都护府于西州交河城,管辖西域地区的军政事务。658年,唐把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城,统辖龟兹、焉耆、于阗、疏勒 等四镇,即安西四镇。安西四镇对保护中西陆上交通要道,巩固唐的西北边防,都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6、五族共和:五族共和源自清末立宪运动的“五族大同”。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发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第一次提出了“五族共和”论,并成为中华民国成立初期政治口号。这一原则强调了在中国的五大族群和谐相处。以五色旗作为国旗,分别代表汉族(红);满族(黄);蒙古族(蓝);回族(白);藏族(黑)。其中回族泛指穆斯林民族,包括新疆维吾尔族等。清朝曾将新疆称为回疆。
7、多元一体理论:费孝通在1989年提出,陈连开也是代表人物。“多元”是指各兄弟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从而区别于其他民族;“一体”是指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这种一体性,集中表现为祖国的完全统一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表现为共同关心与争取祖国的完全统一与繁荣富强,大陆上各民族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所以,中华民族的“一体”,是指各兄弟民族的“多元”中包含不可分割的整体性。
8、土木堡之变:指明军在土木堡被瓦剌军击败,明英宗被俘事件。1449年,也先率军南下侵扰明朝,明英宗受宦官怂恿,轻率亲征,行至土木堡,明军全军覆没,明英宗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明朝主战派立英宗弟为帝,坚守北京,粉碎了也先试图挟持英宗,迫使明朝让步的企图。也先被迫送回英宗,与明朝议和,恢复互市贸易关系。
9、和亲:和亲指两个不同民族或同一种族的两个不同政权的首领之间出于“为我所用”的目的所进行的联姻第一,六镇地位变化导致的变乱。
拓拔鲜卑与柔然之间的外交往来是公元四世纪后期到公元六世纪初期北方地区历史的主要线索,北魏北方军事策略多围绕这一主线展开。拓拔鲜卑建立北魏后,初步形成柔然与北魏南北对峙的局面。
第二,流民问题引发的动乱。
西晋末年开始,流民问题成为突出的社会现象,是造成社会动荡的一个主要因素。到北魏末年因旱灾严重,北方地区出现大量饥民,人口流动更加严重。
第三,孝文帝汉化改革引发的六镇鲜卑心理变化。
保持鲜卑传统文化与汉化是北魏政权内部一直存在的两个对立倾向。北魏前期汉化作为一种自然融合状态,在北魏政权中潜移默化展开,保持鲜卑旧俗和汉化两种倾向的矛盾在魏初并不尖锐。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大张旗鼓的实行汉化改革,致使两种倾向的对立明显化。在北镇地区,保持鲜卑传统旧俗,甚至各民族的鲜卑化实占据主导地位。国家统一的历史条件下,西藏地区被正式纳入中华民族历史版图。西藏在13世纪初年以前称吐蕃。吐蕃原是一个四分五裂、教派林立的地区。在后藏一带,主要是以款氏家族为中心的萨迦派势力最大。大蒙古国建立后,蒙古贵族为扩大实力,便与萨迦派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专业工具通达信软件操作详解教材 .pdf VIP
- 沉降观测方案.docx VIP
- 《土地管理法》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P12 更多的资料请参阅《2010学年上中CPS活动手册 上海中学.docx VIP
- 从肝论治2型糖尿病课件.doc VIP
- 于志强教授从肝论治糖尿病经验.docx VIP
- 2021届北京市海淀高三语文一模阅读部分讲评 课件(150张PPT).pptx
- 背负式风力灭火机的操作与使用 .ppt VIP
- 苏州七年级月考试卷及答案.doc VIP
- 山东科学技术版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三年级第11课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校园公益劳动清洁美化校园我行动 教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