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讲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指导巩固提升训练(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VIP

2016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讲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指导巩固提升训练(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讲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指导巩固提升训练(含解析) 新人教版

第2讲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1.刘邦认为:“(秦始皇)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内亡(通“无”)骨肉根本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汉初统治者为此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废除分封制       B.分封诸侯王 C.颁布推恩令 D.设置尚书令 2.(2013·天津六校联考)从封建政治制度的发展来看,你认为三省六部制最值得肯定的一点是(  ) A.综合了汉魏以来的官制 B.既分工合作又牵制监督 C.明确了部门职权的划分 D.打击了士族门阀的势力 3.(2013·金丽衢十二校联考)嘉定二年(1210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  ) A.尚书省 B.参知政事 C.枢密院 D.军机处 解析:本题考查了北宋中央政权机构,材料中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机构应是军政机构,根据所学符合的是枢密院,其管理国家军务。 答案:C 4.(2013·济南质检)《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 A.历朝皇帝注重反思自己的言行 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D.《起居注》所载史料不够真实 5.(2013·开封月考)“承先祖一脉相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耕惟读。”这副楹联最早可能出现于(  ) A.战国晚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6.(2013·武汉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实已为官的通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宰相”连称始于战国。……当时的所谓宰、相或宰相,地位均相当于丞相。……“宰相”一般只是一个习惯用语,而不是一个正式官名。 材料二 中国帝制时代的政治体制两千多年间似无实质性的重大变化,但在国家权力的运作方式上,却因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运作机制。……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刘后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下的三省机构与职权》 材料三 元朝开始,宰相制度便进入衰亡期。元朝开始是一省多相制,后改为两省多相制,又以中书省取代尚书省。明朝从废丞相到实行内阁制,使中国传统社会的中央官制发生了最重要的变革。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先秦时期的“宰相”与秦朝的丞相有何不同? (2)结合材料二,说明唐代“三省体制”运作方式在当时所产生的主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以后宰相制度进入衰亡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析:本题以中国古代丞相制度的演变为主题,考查了学生辨析比较及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要从名称、职责、地位等方面比较分析两个时期丞相制度的不同;第(2)问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要从君主专制强化的角度分析原因。 答案:(1)先秦时期的“宰相”既执掌国政,又掌管家务,是一个官职的通称,而不是一个正式官名。秦朝的丞相是正式官职名称,地位很高,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 (2)提高了行政效率,避免了国家决策上的失误;使封建官僚制度形成了严密的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专制。 (3)皇权专制空前加强。 7.(2012·海南高考)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8.(2012·江苏高考)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9.(2012·北京高考)下图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  ) A.唐长安 B.宋开封 C.元大都 D.明北京 10.(2012·广东高考)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他主张(  ) A.限制君权 B.削弱相权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废除三省六部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fgeq423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