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摘 要
唐县位于河北省中西部。唐县方言属于冀鲁官话保唐片定霸小片,本课题以唐县(高
昌镇)方言的声调系统为研究对象,在田野调查以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唐县方言的
单字调和连读变调进行了比较全面、细致的描写分析。
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简要记述唐县方言的声韵调以及儿缀音变
规则。第二部分,依据古音来历的不同,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古全浊声母上声字、浊
声母去声字以及古入声字的今读进行分类描写。第三部分,对唐县方言连读变调(两字
组连读变调、儿缀变调)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描写。第四部分,在第三章连调描写的基
础上进一步讨论阳去 (上声乙和去声乙)的连调表现以及唐县方言连调层面的调类系统。
第五部分,对唐县方言内部、周边以及山西地区去分阴阳现象进行初步比较。
本文比较有价值的发现和主要研究结论是:
1、唐县方言(高昌镇话)的单字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从古音来历
上看,阳去字(中古全浊声母上声字、浊声母去声字)在部分地区单字调一分为二,大
部分与阴去合并为去声,少数并入上声。中古全浊声母入声字派入阳平,次浊声母入声
字派入去声,清声母入声字派入到四声中,派入上声(上声甲)比重较大,与《中原音
韵》入声分派的规律大体一致。
2 、唐县方言在连读变调的多种条件下,单字调分别与阴去、上声合并的阳去字有
相同的连调规则,古全浊声母上声、浊声母去声在连调中能够分出一个变调规则与上声、
去声不同的阳去调类。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连调系统中阳去调的鉴别式,对阳去字进
行鉴别提取。
3、周边部分邻接唐县的地区,古全浊声母上声、浊声母去声字连调规则与唐县方
言基本相同。这一情况与山西省的晋语上党片、中原官话汾河片去分阴阳情况相类似,
这对唐县历史上有山西洪洞大槐树下移民的文献记载从语言上提供了一定的佐证。
本课题可以为唐县方言乃至河北方言的深入研究提供语料和补充,也可以为普通话
语音的比较研究、为近代汉语语音史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唐县方言 声调 连读变调 去分阴阳 轻声
I
Ⅰ
Abstract
Abstract
Tang County is located in the midwest of Hebei province. The Tang county’s dialect
belongs to the DING BA stream of BAO TANG zone,which is one of the branches of JI Lu
Mandarin.This essay takes the tone of the Tang County dialect as study object, on the basi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achievement of former research, and makes a comprhensive analysis
and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tone system of the Tand County dialect.
This article mainly covers five parts.The first part record the system of final sound and
initial consonant of a Chinese syllable , the situation of suffixation of a nonsyllabic“r” in Tang
County dialect. The second part, based on the ancient origins of different sounds, using
quantitat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