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内容摘要
惩罚性赔偿制度饱受争议,至今对该制度的争议尚未尘埃落定。争议的核心问题
是惩罚性赔偿制度如何恰当的适用,从而既能充分发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功能,又能避
免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滥用。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功能是什么?实证地考察英美国家和大陆
法系国家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和经典案例,进而归纳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功能是惩罚和遏制
负外部性行为。在司法实践中英美法系国家较为普遍地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经历了对
侮辱行为的惩罚,滥用实力的惩罚,对危害行为的有效率的阻遏几个发展阶段。但是理
论界和司法界对于该制度的性质,适用民事审判程序是否违宪等问题的争论从未停止
过。德国和法国对于惩罚性赔偿制度拒绝接受,但在法律制度中又存在类似于惩罚性赔
偿的法律制度,司法实践中法院也超出了传统的民事责任范围判决被告承担类似于惩罚
性赔偿金的赔偿责任,在德国有痛苦赔偿金、歧视赔偿金、“预防性”赔偿金、民事罚
金等制度,在法国的合同法律制度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中也均有适用。我国虽然有关于
惩罚性赔偿的相关规定但是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基础理论尚待完善,而且司法实践中存在
法院针对同样的事实做出矛盾判决的现象,因而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方法需要理论上
的进一步探讨。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发挥其功能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惩罚性赔偿制度
是以功利主义为哲理基础,以解决社会公共危害为目的的法律制度。惩罚性赔偿制度是
国家矫正侵害行为的工具,是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惩罚性赔偿的惩罚和阻遏功能与
民法和刑法的理念是相矛盾和冲突的。为了解决这种冲突,理论界提出解决的三种路径:
民事泛化论,惩罚私法化论,权利—过错—追索模式论,但是三种理论均未能有效的解
决该矛盾。从惩罚性赔偿制度产生的背景、社会现实意义、运行机制、保护法益来看,
惩罚性赔偿制度应当属于经济法性质。被告责任范围也从对受害人的侵害承担责任演变
到对社会公众的侵害承担责任;但原告在获得惩罚性赔偿金时,也受到了不当得利的质
疑。惩罚性赔偿制度经历了从补偿功能到惩罚与阻遏功能的演化,应当属于经济法律制
度。经济法责任本身具有社会性、复合型、不对等和不平衡的特征,经济法责任理论可
以对惩罚性赔偿制度做出合理的解释。
惩罚性赔偿制度如何发挥作用,为什么有其他法律制度不能比拟的优势?法律制度
具有社会调控功能,现实社会中存在若干危害公共的行为,对于该部分危害行为市场无
1
法有效解决,而必须通过国家干预,通过制度解决。惩罚性赔偿制度相对于刑法、民法
和行政法而言,更有效率。对于公共危害的解决,主要有两种路径:其一,通过刑法、
行政法而产生遏制、威慑的“公共产品”;其二,将对侵害人提起诉讼而获得赔偿作为
一种权利赋予受害人。哪种路径更有效率?因为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由国家机关提
供的,公共产品能否有效提供受制于国家机关的财力、人力等的制约,以及国家机关能
否尽职尽责。民法的优势在于信息获取的便宜,程序简单,追责较高的效率,如果涉及
的侵害行为具有公共危害性,受害人众多,因而如果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解决,诉讼成本
高昂,因而不具有效率。惩罚性赔偿制度机制作用下,受害人受到高额惩罚性赔偿金的
激励,会积极搜集相关信息,委托律师,尽快有效的对侵害人提起诉讼;而受害人之间
甚至会产生竞争,从而进一步提高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效率。因而具有公共危害性的侵害
行为会被尽早发现,并由个人尽早的提起诉讼,进而予以阻遏。受害人提起的诉讼可以
产生正的外部性,即侵害人因为被起诉,而不得不对相关的侵害行为予以收敛,乃至停
止从事某些侵害行为,因而社会公众可以节省大量的预防成本。惩罚性赔偿制度功能发
挥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或者限制?鉴于法律具有分配资源、社会调控的功能,因此经
济学的方法来分析,更容易发现其内在机制。经济学语境下法律活动以实现效率最大化
为目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惩罚性赔偿发挥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法律介入的时机,
预期惩罚的严厉性,行为信息的充分性,行为人对于自身行为危险性的认知程度以及制
度执行成本等。法律责任效用的发挥还受到归责原则的影响。严格责任原则下,法律适
用的最佳状态是赔偿责任即惩罚性赔偿金与民事赔偿金之和等于损害,因为赔偿责任大
于损害时,潜在的侵害人才有适当的动机采取预防措施,但是如果法律责任过大就会造
成预防过度。在过错责任原则下,行为人通常会倾向于采取防御措施达到 “通常注意”
的行为标准,但这通常会造成防御不足,因而惩罚性赔偿可以加大责任,促使行为人进
一步采取防御措施而避免损害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