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新型高强结构钛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专 业:材料加工工程
硕 士 生:张平平
导 师:王庆娟 教授
摘 要
钛合金由于低密度、高比强度及良好的耐蚀性使其在航空航天、船舶和兵器
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随着现代航空飞行器对承力构件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提高结构钛合金性能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以高强钛合金为研发目标,设计了新
型高强钛合金成分。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RD 、显微硬度计和拉伸实验
机等测试手段,研究分析了热变形和热处理工艺对三种钛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
从 合 金 化 原 理 及 β 钛 合 金 设 计 原 则 出 发 , 设 计 了 三 种 新 型
Ti-Al-V-Mo-Cr-Zr-Fe-Nb 系钛合金,1#、2#和 3#合金的钼当量分别为 21.0 、19.0
和 14.2。采用真空自耗熔炼技术,将三种合金按设计成分进行三次熔铸,三次熔
炼后合金的成分分布均匀,与理论设计成分相符,杂质含量均低于标准。铸态合
金的晶粒比较粗大,晶粒大小约为 800~1200μm,合金中 α 相含量随着钼当量降低
而增多。采用计算法、连续升温金相法和差热分析法三种方法,得出 1#、2#和 3#
的相变点分别为705±5℃、720±5℃和 785±5℃。
累计变形量为 60%粗锻后,合金中析出大量初生 α 相,粗锻棒材横截面边部 α
相含量比中部的多且细小。经过精锻,合金中初生 α 相含量明显减少。对比三种
合金锻态组织发现,3#合金中初生 α 相含量比 1#和 2# 的多,表明在相同锻造条件
下,钼当量低的合金,初生 α 相含量多。
三种合金经 800℃热轧,其组织主要为细小 “扁状不规则”的 β 晶粒相,2#
和 3#合金分别含有颗粒状 α 相和针状 α 相。测得 1#,2#和 3#合金的抗拉强度分别
为 890MPa、957MPa 和 861MPa,延伸率分别为 20.0% 、27.0%和 17.5%。对比发
现,2#合金的拉伸性能比 1#和 3#的好。
通过不同固溶+时效热处理后,1#,2#和 3#合金的抗拉强度分别为 1412.8MPa、
1428.5MPa 和 1404.5MPa,延伸率分别为 8.5%,10.16%和 11.92% 。该结果表明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于所设计的三种合金,通过制定合理的热处理工艺,抗拉强度均能达到 1400MPa
以上,延伸率不低于 8%。相比 1#和 3#合金,2#合金的强度与塑性匹配性较好。
关键词:β 钛合金;高强度;锻造;钼当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Research on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he New High
Strength Structural Titanium Alloy
Specialty: Materials processing Engineering
Name : Zhang Pingping
Instructors : Wang Qingjuan Professor
Abstract
Titanium allo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spaceflighta, ships and weapons for its
excellent properties such as low density, high specific strength and good anticorrosion.
With th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现生鸟类的早期演化和三趾鹑类的分子系统发生和鹭科鸟类微卫星等位基因进化的研究.pdf
- 现行高中《美术鉴赏》教科书内容和呈现方式分析.pdf
- 乡村住宅三十年___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pdf
- 湘江三汊矶自锚式悬索桥结构静动力分析和的研究.pdf
- 湘江三汊矶自锚式悬索桥施工控制技术的研究.pdf
- 湘西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状况的研究___来自湖南张家界、怀化及其自治州三所高职院校的调查.pdf
- 小分子和DNA凸起结构的作用和高效DNA酶的筛选.pdf
- 小麦、麦茎蜂及寄生蜂三者相互作用关系研究.pdf
- 小麦麸皮中低聚木糖的生物酶法制备技术的研究.pdf
- 小麦木聚糖酶抑制剂基因分子检测及其TLXI基因序列突变分析.pdf
- 新型功能化四本基卟啉衍生物的设计和合成.pdf
- 新型硅烷偶联剂的合成及其表征.pdf
- 新型含1,2,4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pdf
- 新型含均三唑及其噻二唑基团的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pdf
- 新型缓蚀剂3氨基1,2,4三氮唑及其复配对铜的缓蚀的研究.pdf
- 新型三氮烯试剂的合成及和Cd(Ⅱ)、Hg(Ⅱ)、Ni(Ⅱ)、Co(Ⅱ)显色反应研究.pdf
- 新型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的研究以及其新型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的合成的研究.pdf
- 新型双端基硫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的研究及在生物学应用中的探索.pdf
- 新型水杨酰肼衍生物镍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模拟脲酶的催化活性的研究.pdf
- 新型荧光分子传感器的合成及分析应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