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日语感情形容词句中存在人称限制的原因.doc
论日语感情形容词句中存在人称限制的原因
摘要:日语感情形容词句存在第一人称限制,这是日语的一种独特现象。深究其根源可以发现,这种现象的存在是基于感情表达的主客观性、说话者的旁观者立场、体谅文化这三方面的原因,是这些原因的共同作用才形成了这种独特的现象。
关键词:感情形容词;人称限制;日语
日语里有部分表达感情的形容词在句中存在第一人称限制,即感情形容词的现在断定式句中只能用第一人称作主语,而不能用第二、三人称作主语。如:汉语里可以说“他真高兴”,英语里也可以说“He is happy!”但日语里却不能说「彼はうれしい」。因为日语里「うれしい」属于感情形容词,在使用上存在第一人称限制,即只能表达第一人称的感情。在表达他人的感情时,只能用「彼はうれしそうだ」等客观叙述句式,或「彼はうれしがっている」等动词句式,这可以说是日语的一种独特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人称限制呢?笔者认为日语感情形容词句中存在第一人称限制,不是某一个因素的作用,既有日本人思维习惯、性格特征的影响,也有日本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是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才形成了这样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
一、感情表达的主客观性因素
感情形容词和感情动词都表达主观感情,因此它们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是日语的感情形容词与感情动词相比给人的主观性感觉更强,而感情动词与感情形容词相比显得相对客观。这种现象是别的语言中罕见的。这种感情形容词的“主观性”和感情动词的“客观性”与感情形容词句中的人称限制有着直接的联系。
西尾寅弥(1972)指出,因为感情形容词具有主观性,所以它只能表达自身的喜怒哀乐,自己以外的他人的感情、感觉,说话者不能直接体会,所以不能用于断定句式。但是,为什么在感情形容词后接上结尾辞「~がる」,使其动词化以后就可以用于表达他人的感情呢?这是因为感情动词比感情形容词更客观些的缘故。
对于动词和形容词的关系,森田良行在『日本人の発想、日本語の表現』一书中指出「動詞と形容詞とを比較したとき、形容詞、特に感情や感覚を表す形容詞は、主観的で自己の立場で事態を捉えようとする傾向がある」[2]。因此,在表达说话者自身感情的时候,可以用「(私は)うれしい」「(私は)寂しい」「(私は)痛い」等这样的句式来表达。但是,以第三人称为主语的时候,森田认为,应该用「『彼はうれしがっている』とか『喜んでいる』、『彼女は寂しがっている』とか『寂しそうだ』、そして『痛い』なら『あの患者はとても痛がっている』のように動詞で言い換えたり、『そうだ』を付けて事態を客体化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3]。
可以说森田的观点和西尾的观点是完全吻合的。而且从森田的主张我们看出,在感情形容词后接上「~そうだ」、「~ようだ」、「~みたい」等表达方式后,第一人称限制就会消失,这也是因为这些形式使事态客观化了的缘故。
此外,对于过去断定式能用于非第一人称的原因,西尾(1972)这样解释到:「感情形容詞は主観的な感情などを直接的に表す性質が濃いけれども、その過去形は現在形よりも、やや客観的なできごととして表す性質が多くなるのであろう」[4]。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日语的感情形容词因为具有主观性,所以不能用于非第一人称的感情,但是,使其表达客观化以后,是可以用于第二、三人称的。
二、说话者的旁观者立场的影响
日语感情形容词句中,当是说话者自身的情况时,能够使用断定形来表达,但当是他人的情况时,通常会用「そうだ」、「ようだ」、「らしい」等推量形来表达。笔者认为,这种现象与日本人总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来叙述事物的这一特性是分不开的。深入分析这种现象,会发现它其实来源于日本人善于区分「ウチ」和「ソト」的这一思维习惯。
日本人是一个严格区分「ウチ」和「ソト」、「己」和「他人」的民族。「他人」的存在是属于「ソト」的,「己」和「他人」之间总有一种心理上的隔阂。因此,在交流中,他们总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以自己的视角为中心来把握对象。日本人的这种独特的视角与日语感情形容词的人称限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益岡隆志(2000)对感情表达中人称限制存在的原因,是这样认为的:「人物の内的世界はその人物の私的領域であり、私的領域における事態の真偽を断定的に述べる権利はその人物に専属する」[5]。也就是说,益岡把世界领域分成了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外部世界是公共领域,内部世界是私人领域。对别人的内部世界即私人领域进行断定叙述,就是侵犯了别人的权利。所以,日语中对别人的「私的領域」是禁止闯入的。
益岡对「私的領域」的范围进行了如下整理:首先,「形容詞系では、感情を表す『悲しい』、『なつかしい』、『愉快だ』などのタイプが挙げら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