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技术固定化的酶与微生物.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化技术固定化的酶与微生物.ppt

(二)活力曲线与最适pH值 固定化酶(或微生物)的活力曲线与最适pH值的变化: 酶(或微生物)固定化后,其活力曲线和最适pH值,一般会发生偏移 活力曲线和最适pH值偏移的原因: ①酶固定化后,部分氨基酸侧链和酶分子的净电荷发生了改变,随之酶活性基团的解离值(pK)也改变;而酶的活性与其解离状态相关; ②由于载体的理化性质受到影响,致使固定化酶颗粒扩散层内外的[H+]浓度产生差异,其中多阴离子衍生物载体带负电荷,最适pH值向碱侧偏移,而多阳离子衍生物载体带正电荷,最适pH值则向酸侧偏移 ; ③酶反应产物导致固定化酶颗粒内带电微环境的改变(在大多数情况下,固定化酶的活力曲线要比游离酶陡峭) ②的解释: 在固定化酶反应体系中,酶颗粒周围存在一个极薄的扩散层,带电的载体使固定化酶微环境中的带电状态不同与外环境。带负电荷的载体会使料液中H+局部集中于扩散层,使固定化酶微环境的PH值低于外侧料液的PH值;为了抵消这种影响,需提高料液的PH值,才能使固定化酶达到最大的催化速度;所以,带负电荷的载体通常使固定化酶的最适PH值向碱侧偏移,而带正电荷的载体则通常使固定化酶的最适PH值向酸侧偏移 活力曲线和最适pH值偏移的表现 综上情况可以看出,酶(或微生物)经固定化后,其活力曲线和最适pH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因此,当酶的最适pH与其所处的环境pH不相同时,可通过选择适当的载体进行固定,以改变其最适p值,使之与环境相一致,从而使固定化酶活力达到最大。 特点: ①固定化酶的稳定性一般都优于游离酶; ②固定化微生物的稳定性,基本上与固定化酶相近。 固定化酶稳定性提高的原因可能是: 带电荷载体与酶分子之间产生了静电作用,对酶的特定空间构象起到稳定作用 蛋白水解酶在固定化后避免了酶自身的消化现象发生 固定化以后,由于空间位阻,降低了变性剂、解离剂、有机溶剂等对酶的进攻破坏作用 (三)稳定性 (四)米氏常数 ●米氏常数(K m )是酶的一个特征性常数,每一种酶都有一定的K m 值,其倒数1/ K m 称为亲和常数,用来表示酶与底物的亲和力;而固定化酶的K m 值和最大反应速度(Vm )常因酶蛋白结构的变化和载体带电荷的影响而变化。 此外,随着反应体系离子强度的增大,或者载体粒度的增大,米氏常数也会增大。一般,载体的颗粒越小,固定化酶越接近游离状态的酶,米氏常数就越接近。 ●固定化酶的最大反应速度与游离酶相比,要依具体情况而定。大多数酶经固定化以后, Vm 变化不大,但也有由于固定化方法不同而有差异的。如:以多孔玻璃为载体共价结合的转化酶,其Vm 与游离酶相同;但用PEAE凝胶包埋的转化酶,其Vm却只 相当于游离酶的1/10。 (五)其 他 1、PH值的影响:酶用带正电荷的载体固定时,在偏酸性环境条件下可增加固定化酶的稳定性;相反,酶用带负电荷的载体固定时,在偏碱性环境条件下可增加固定化酶的稳定性 2、酶固定化以后,抗氧化能力增强 3、固定化微生物,如含精氨酸脱亚胺酶的恶臭假单包菌,用PEAE凝胶包埋后,由于细胞膜结构发生改变,导致其对底物(S)和产物(P)的选择性丧失,从而提高了固定化微生物的相对活力 六、应用 固定化酶(或微生物)比游离酶(或自然微生物)不但稳定性好,而且与底物和产物更容易分开,所以在工业、医学、药学和生化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发展较快 (一)工业方面应用 由于酶固定化以后,既稳定,又容易与S和P分离,并且可以重复使用;所以固定化酶在工业上的应用既经济又实用 * * * 第十章 固定化的酶与微生物 一、固定化的酶与固定化微生物的概念 是一类由生物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蛋白质),通常称作生物催化剂 酶: 固定化酶(inmobilized enzyme) 是用适当的物理、化学方法把纯化的酶固定于一定的空间内,使其成为既保持了本身的特性,又能在连续反应之后可以回收和重复使用的一种制品 是用适当的物理、化学方法把纯化的微生物固定于一定的空间内,使其成为既保持了本身的特性,又能在连续反应之后可以回收和重复使用的一种制品 固定化微生物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微生物的研究历史: 1916年Nelson和Griffin发现 :有些酶虽然不溶于水,但是仍存在催化活性现象 1953年Grubhofer和Schleith真正开始固定化酶的研究 1960年之后,Katzir-Katchalski学派对酶的固定方法和固定化酶的理化性质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将其成功地应用于工业生产 1969年千

文档评论(0)

我的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