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药理学总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篇药理学总论..ppt

四、表观分布容积 表观分布容积(Vd):是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 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 Vd=D(mg)/C(mg/L) D为体内药量 C为血药浓度 表观分布容积不代表药物在体内的真正容积,不具有生理学和解剖学意义。 药理意义:反映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表示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范围、结合程度。 Vd≈5L :表示药物基本分布于血浆 Vd≈10-20L:表示药物分布于细胞外液    Vd≈40L:表示药物分布于全身体液 Vd100L:表示药物集中分布至某个组织器官 Vd 越小,血药浓度越高;Vd 越大,血药浓度越低 四、表观分布容积 五、半衰期(t1/2) 血浆半衰期(t?):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半衰期的意义 确定给药间隔时间 预测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坪值)的时间:每隔 一个t?给药一次,4~5个半衰期 预测药物从体内消除所需要的时间:一次给药 后4~5个半衰期 作为药物分类的依据 五、半衰期(t1/2) 六、清除率(CL) 清除率指每分钟有多少毫升血中的药量被清除, 单位为ml·min-1·kg-1 有肾清除率(CLr)和肝清除率(CLh)之分 CL= CLr+ CLh+其它 一个器官的清除率常小于该器官的血流量 七、多次用药和给药方案 稳态血浆浓度(Css)或坪浓度: 既用药量与消除量达到平衡时的血浆药物浓度。 临床治疗中多数药物是 通过重复给药来达到有 效治疗浓度,并维持在 一定水平。 ①高低与剂量成正比 ②波幅与给药剂量或每日用药总量成正比 ③约4-5个t?达95%坪浓度 1 等量多次用药 t1/2 维持剂量 首次剂量增加,后改维持剂量 Cp 负荷量加倍可迅速产生药效 在一个t?内达到坪浓度 然后再改用维持量 2 负荷量与维持量 3 间歇用药与冲击疗法 给药时间间隔大于t?而不改变给药剂量,时量曲线呈脉冲式变化,药物浓度无累积现象。 目的:减少其不良反应的 发生率。 4 给药方案个体化 每个病人的病情和体质各不相同,选择最佳给药方案称为给药方案个体化。 这种治疗尽可能作到安全、有效、合理用药,使病人获得最好的疗效而减少不良反应。 第四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一、药物方面的因素 剂量:在一定范围内,药物剂量越大,作用越强。 剂型:水溶液散剂片剂 乙醇 75%杀菌力强,75%以上杀菌力降低。 20-30%局部擦拭皮肤可促进局部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 起效由快→慢 静注吸入肌注皮下注射口服 口服法 方便、安全、经济,最常用 注射法 起效快,剂量准确 吸入法 气体类或具挥发性的药物起效快 舌下给药 脂溶性高剂量小的药物,起效较快无首关消除 直肠给药 起效较快且无首关消除 皮肤黏膜给药 大多出现局部作用;当制剂改造如加入 透皮剂之后,则体现吸收作用 服药注意事项: 饭前给药吸收好,饭后给药吸收较差 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胃肠道 的刺激 催眠药宜在睡前服用 耐受性: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反应性? 耐药性: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 药物依赖性:包括身体依赖性(生理依赖性) 和精神依赖性(心理依赖性) (1)药代动力学性药物相互作用: 阿司匹林+双香豆素类?血浆蛋白结合? ?出血 (2)药效动力学性药物相互作用: 生理性拮抗和协同 a.咖啡因+催眠药?兴奋或镇静作用? b.华法林+阿司匹林?出血 受体水平的拮抗和协同 a.抗组胺药、酚噻嗪类、三环抗抑郁药类都有抗M胆 碱作用,如与阿托品合用可能引起精神错乱,记忆紊 乱等不良反应 b.β-受体阻断药与肾上腺素合用可能导致高血压危象 二、机体方面的因素 安慰剂效应 小儿的肝代谢发育不成熟 小儿对药物较敏感 发育阶段,易受药物影响 老年的器官功能降低 对药物敏感性增高 1. 年龄 年 龄(岁) 肾小球滤过率 心脏指数 生活能力 肾血流量 最大呼吸能力 功 能 (%) 药物反应和药物代谢酶活性有性别差异 酒精在女性代谢较男性慢(女性更易发生中毒 反应) 女性对特非那定(抗组胺药)的心脏毒性更 敏感 雌、孕激素抑制药物代谢?女性对药物的清除能力多比男性弱,如女性利眠宁T1/2为男性的2倍 女性还需考虑月经、妊娠、分娩、哺乳四期 2. 性别 降低肾脏血流量 减少肾排泄 3. 病理状态 肾脏疾病:影响 PK 肝脏疾病:影响 PK 肝实质损伤 ?? 酶活性降低 肝组织结构紊乱 ?? 血流量改变 (二)影响吸收的因素 1.药物的理化性质 水和脂肪都不溶的药难吸收

文档评论(0)

我的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