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燃煤电站锅炉受面结渣和高温腐蚀机理研究
摘 要
燃煤锅炉受热面的结渣和高温腐蚀问题一直困扰我国电站锅炉的安全性,对电站
的经济性也带来很大影响。我国电站锅炉燃煤品质较差且煤质多变,很容易引起受热
面的结渣,由于结渣造成的出力和热效率降低分别达到 20%和 2.5%。在我国 80%以
上电站锅炉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冷壁高温腐蚀。对锅炉受热面的结渣和高温腐蚀问题进
行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对现有的结渣和高温腐蚀研究进行系统总结,针对前人工作主要对整体产物的研
究,在本文中利用各种先进仪器,包括金相显微镜、X 射线衍射仪、X 射线荧光探针、
带能谱的场发射扫描电镜等,沿着结渣和高温腐蚀样品不同厚度方向,对样品的微观
形貌、矿物组成、化学组成、元素的分布特征以及比表面和孔径分布进行系统分析,
根据不同位置组成、结构的变化对结渣和高温腐蚀的机理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
通过实验分析发现,该研究中的高温腐蚀产物主要由铁的硫化物和氧化物组成,
即该电站属于典型的硫化物型高温腐蚀。对不同厚度方向的分析表明由内而外,腐蚀
样品中硫化物含量逐渐降低,而硅铝酸盐含量逐渐增加。腐蚀产物孔分布分析结果表
明:腐蚀产物空隙呈双峰分布,微孔的孔径集中在500Å,而大孔则集中在 1500Å附近,
而且越往外层孔隙数目越多。对结渣样品的分析表明:结渣样品的矿物相主要是由铁
的氧化物以及硅铝酸盐构成,且产物层由内而外铁氧化物的含量降低,究其原因应该
与沉积过程铁的选择性沉积有关。最后结合实验分析结果建立结渣以及高温腐蚀的数
学模型,为揭示其形成机理和预防提供参考。
关键词:锅炉受热面;高温腐蚀;结渣;XRD;能谱分析;机理;数学模型
I
ABSTRACT
The high temperature corrosion and slagging on heat exchange tubes of coal-fired
boiler affect all phases of boiler design and operation. The problem is seriously in our
country due to the varying of coal quality. The boiler capacity and heat efficiency of
combustion are reduced by 20% and 2.5% respectively because of slagging. More than 80%
coal-fired boilers are influenced by high temperature corrosion. So it’s important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slagging and high temperature corrosion.
Several typical slagging and high-temperature corrosion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some coal-fired power plants. The mineralogy,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m were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spectrometry (XRD),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XRF), optical microscopy, and fiel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equipped
with 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metry (FSEM-EDX), respectively. The pore size
distribution of them were analyzed by a nitrogen adsorption specif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2026新人教版小学3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doc
-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pptx VIP
- 加油站试用合同.docx VIP
- 《发展社会主义民族政治》主题单元设计.doc VIP
- 学校财务管理培训课件《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pptx VIP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3年中考英语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 VIP
- 高压变频器节能计算.docx VIP
-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及填表说明.doc VIP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第二单元第5课第2框教案.docx VIP
- 苏少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