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丘陵旱坡地节水种植技术研究 On Diverse Planting Pattern in Arid Upland and Hilly Land of Sichuan》.pdfVIP

《四川丘陵旱坡地节水种植技术研究 On Diverse Planting Pattern in Arid Upland and Hilly Land of Sichuan》.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丘陵旱坡地节水种植技术研究 On Diverse Planting Pattern in Arid Upland and Hilly Land of Sichuan》.pdf

第38卷第9期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9月 Science 2013 ofSouthwestChinaNormal Edition) V01.38No.9 Journal University(Natural Sep. 文章编号:1000—5471(2013)09—0123—05 四川丘陵旱坡地节水种植技术研究① 邓 虹, 郭 伟, 刘建中, 白梓嵩 四川省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四JII南充637000 摘要:在四川丘陵旱坡地上,研究了不同种植技术对节水保水和粮食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秸秆 覆盖、免耕种植基础上,合理安排种植模式,可收到节水保水,提高产出的效果,“麦、玉、花、苕”模式节水保水 效果最好,经济效益最高,“麦、玉、苕、豆”模式节水保水效果较好,粮食产量最高.②节水保水的关键措施,除 免耕种植外,一是秸秆还田和间种豆科以增加土壤有机质;二是恰当配置匍匐作物和矮株作物,构建良好的地表植 被增强生物覆盖.③秸秆还田和间种豆科有良好的改土培肥作用,对土壤有机质、氮素的效果最为明显,对钾和磷 也有较好的作用. 关键词:丘陵旱地;节水保水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344.3 文献标志码:A 积占75%,以10。一20。的面积最大,占50%以上瞳1;受地形地貌倾斜起伏和灌溉设施简陋滞后的制约, 80%以上的面积为“雨养农业”.节水技术的关键,是提高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四川I盆 1200 地年降水量900 mm,但时段分配不均,常有干旱发生,尤其夏旱频率76%、伏旱频率67%,对农 业生产影响很大,丘陵旱坡地受灾更甚.四川盆地夏、秋季,大雨、暴雨过程较多,旱坡地水土流失严重, 不仅导致土壤和养分大量损失,还成为塘库、江河水体污染的重要源头[4_6].丘陵旱坡地的节水保水技术, 是关乎农业生产、土壤养护和水域保护的重大课题,四川I农业科技工作者对此作了大量研究,提出了网格 步探索了秸秆覆盖增加间套种植的节水保水效果,以期为四川丘陵旱坡地实施节水保水、减轻流失、合理 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1.1试验土壤 田间试验在南充市嘉陵区龙泉乡5村实施,试验地土壤为侏罗系蓬莱镇组棕紫石骨土种,多砾质粘质壤 0.88 60mg/kg、有 土质地.0~20cm土层土壤体积质量1.78g/cm3,有机质10.5g/kg、全N g/kg、速效N 效P(P—P205)10.7mg/kg、速效K(K—K20)83.1mg/kg. 1.1.2作物品种 花生天府18号. ①收稿日期:2012一05一02 基金项目:四川省公益性研究项目(2008NG0021). 作者简介:邓 虹(1960一),男,四川武胜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作物耕作栽培及农技推广 万方数据 124 第38卷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http://xbbjb.SWH.cn 1.2试验处理 m:1.67 带距带比1.67 m,设5个种植模式. 培;麦收后套种两垄甘薯,每垄下腰部间种1行大豆.小麦、玉米秸秆就地覆盖还田. B处理:[麦+芋/[花+薯],麦、芋、花、薯四作.预留行覆膜间种4行冬洋芋,洋芋收后免耕套种4 行花生,麦收后间种2垄甘薯.小麦秸秆覆盖还田. 大豆;麦收后免耕套种4行大豆.小麦、玉米秸秆覆盖还田. 豆,麦收后问种2垄甘薯,小麦秸秆覆盖还田. 地,秸秆不覆盖还田. 符号说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cw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