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商品学概论(商检)二零一六年》.ppt
商品学概论 (四) 广东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2010年2月 第七章:商品检验 通过本章的学习,在了解商品检验和商品鉴定概念的基础上,掌握商品鉴定与商品检验的关系;熟悉商品质量检验的分类;了解抽样在商品检验中的实践意义,掌握抽样方法;掌握商品质量检验方法;理解感官检验法和理化检验法的概念及优缺点;掌握品级的概念和商品分级方法;熟悉识别伪劣商品的一般方法。 第一节:商品检验与鉴定 一、商品检验与鉴定的概念 (一)商品检验P169 1.商品检验的概念 是根据各级商品标准规定的质量指标,来评价和确定商品质量优劣及商品品级的工作。 2.商品检验工作的意义 ①商品质量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组成部分 ②促进商品流通 ③有利于维护商品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 ④指导生产者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产品更新换代,创建名牌 ⑤评价商品质量优劣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⑥商品质量纠纷的仲裁依据 (二)商品鉴定 1.商品鉴定的概念 是指评价商品质量的全部工作,即对商品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程度做出审评和估价。 2.商品鉴定工作的主要内容P169 (三)商品鉴定与商品检验的关系 商品是商品鉴定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二者是从属关系。 (四)商品检验的内容 1.品质 2.规格 3.数量 4.重量(净重\毛重) 5.包装\外观 6.安全 7.卫生(微生物与寄生虫\有害物质\农药残留\其他) 二、商品检验的分类P170 (一)按检验方所处的位置和地位不同分 1.第一方检验(自检) 2.第二方检验(验收检验\买方检验) 3.第三方检验(独立于买卖双方的权威机构) (二)按检验目的不同分P170 1.监督性检验 2.公证性检验 3.仲裁性检验 4.评价性检验 5.委托性检验 6.企业生产管理检验 7.验收检验 (三)按检验对象的流向不同分 1.国内商品检验 主要形式有如下三种: ①法定检验 ②企业自检 ③用户检验 2.进出口商品检验 主要形式有如下三种类别: ①法定检验(一般属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的强制性检验) ②鉴定检验(非强制性的、根据申请人要求进行的关于商品的品质\数量\重量\包装\残损\载损\海损等各类项目的检验) ③监督管理检验(商检机构\国家指定的权威检验机构实施) (四)按检方法不同分 ①感官检验法 ②理化检验法 ③微生物检验法 (五)按检验时对样品的处理情况不同分P172 1.破坏性检验 2.非破坏性检验 (六)按受验行品的几率不同分 1.全数检验 2.抽样检验 第二节:商品抽样 一、抽样P173 (一)抽样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1.定义:P173 在检验整批商品时,应用科学的方法从中抽取出具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的样品,作为评定该批商品质量的依据,这种抽取样品的工作称为抽样。 2. 理论依据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 (二)商品抽样的必要性 1.破坏性商品检验必须 2.连续性商品检验必须 3.自动化\大批量生产的商品检验必须 (三)抽样检验的社会效果 1.保护用户 2.保护厂方 3.督促厂方严格产品质量控制 4.为双方提供产品质量信息 二、抽样术语 1.单位产品 2.缺陷(根据程度分为:轻缺陷、重缺陷、严重缺陷、致死缺陷四个等级) 3.批\批量 4.随机原则 三、随机抽样方法P175 1.单纯随机抽样(或称:简单随机抽样) 2.分层随机抽样(或称:分类随机抽样) 3.规律性随机抽样(或称:系统随机抽样) 四、抽样检验方法和相关标准 1.抽样检验方法在相应的商品标准中均有具体规定 2.抽样检验方法和相关标准的类别P177 ①计量和计数抽样检验方法 ②调整型和非调整型抽样检验方法 ③按抽样次数的抽样检验发 第三节:商品检验的方法 一、商品检验的前处理方法 1.样品的编号与封样 2.样品的密封 3.样品的低温保存 4.样品的防挤压处理 5.样品的缩分与均匀 二、商品的感官检验方法 1.定义P177 感官检验法,又称感官分析法、感官检查法和感官评价法,它是用人的感觉器官作为检验器具,对商品的色、香、味、形、手感、音色等感官质量特性,在一定条件下作出判定或评价的检验方法。 2.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检验商品的外形、结构、外观疵点、色泽、硬度、弹性、气味、滋味、干鲜程度、音响、包装状况等。 3.基本手段P177-178 ①视觉检验法 ②听觉检验法 ③嗅觉检验法 ④味觉检验法 ⑤触觉检验法 说明:实际使用中,几种手段一般均为综合性使用。 4.主要优缺点 ①优点:简便易行、成本低廉、获得结果迅速、无商品破坏 ②缺点:受生理条件、经验、工作环境、健康状况约束;评定结果难以定量表述,评定带有主观性,商品的内在质量状况难以使用该方法 三、商品的理化检验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