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称考证】
勒草、黑草(《别录》)、葛葎蔓(《唐本草》)、葛勒蔓(《蜀本草》)、来莓草(《开宝本草》)、葛勒子、涩萝蔓(《救荒本草》)、割人藤(《本经逢原》)、假苦瓜、苦瓜藤(《广州植物志》)、锯锯藤(《贵州民间方药集》)、五爪龙、牛跤迹(《福建民间草药》)、老虎藤(《安徽药材》)、拉拉藤(《江苏野生植物志》)、穿肠草、拉拉秧(《东北药植志》)、拉拉蔓(《河北药材》)、过沟龙(《江西草药》)
【科目来源】
桑科植物
【药用部位】
葎草的全草。本植物的根(葎草根)、花(葎草花)、果穗(葎草果穗)亦供药用。
【性味归经】
甘、寒、苦,无毒 ①《别录》: “味甘,无毒。”②《唐本草》, “味甘苦,寒,无毒。”入肺、肾、大肠。
【功效主治】
清热,利尿,消瘀,解毒。治淋病,小便不利,疟痰,腹泻,痢痰,肺结核,肺脓疡,肺炎,癞疮,痔疮,痈毒,瘰疬。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钱(鲜者2~4两);或捣计。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用药忌宜】
非热病者慎用。
【用药配伍】
配黄芩:清热泄火;配葛根:清热泄火,不伤阴。配芍药:清热解毒;配银花:清热解毒。配百合:清润肺燥。
【炮制方法】
净制:除去木质茎、残根及杂质。切制:除去杂质、木质茎、残根、淋水稍润,切段、晒干,筛去灰屑。
【资源分布】
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药材鉴定】
葎草,以干燥,茎粗,淡绿色,内心充实,味甘苦者为佳。
【古籍考证】
出自《唐本草》①《名医别录》:“勒草,生山谷。如栝楼。”②《唐本草》:“(葎草)叶似草麻面小薄,蔓生,有细刺。古方亦时用之。”③《蜀本草》:“《图经》云,(LU 草)蔓生,叶似大麻,花黄白,子若大麻子。夏采叶用。所在墟野处多有之。”④《纲目》:“葎草;二月生苗,茎有细刺;叶对节生,一叶五尖,微似萆麻而有细齿;八、九月开细紫花成簇;结子状如黄麻子。”
【化学成分】
全草含木犀草素、葡萄糖甙、胆碱及天门各酰胺,其他尚有挥发油、鞣质及树脂。球果含葎草酮(Humu-lone)及蛇麻酮(Lupulone)。叶含0.015%大波斯菊甙(Cosmosiin)、牡荆素(Vitexin)。挥发油中主要含β-葎草烯(β-Humulene)、石竹烯(Caryophyllene)、 α-GUBA烯(α-Copaene)、α-芹子烯(α-Selinene)、β-芹子烯(β-Selinene)和γ-毕澄茄烯(γ-Cadinene)等。 全草中主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已分离出秋英甙(cosmosiin)、本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D-glrcoside)及牡荆素(vitexin)。另含胆碱及天门冬酰胺(asparagine)、挥发油。挥发油中主成分为β-葎草烯(β-humulene)、石竹烯 (caryophyllene)、α-古巴烯(α-copaene)、α-,β-芹子烯(α-,β-selinene)、γ-毕澄茄烯(γ-cadinene)以及苯甲醇、苯乙醇等。果穗含葎草酮(humulone )和蛇麻酮(lupulone)。种子含脂肪油(27.9%)。
【相关选方】
①治膏淋:葎草捣生汁三升,酢二合。相和,空腹顿服,当溺如白汁。(《本草图经》) ②治砂石淋:鲜葎草茎四至五两。 捣烂,酌加开水擂汁服。(江西《草药手册》) ③治新久疟疾:葛葎草一握(去两头,秋冬用于者)、恒山末等分。以淡浆水二大盏,浸药,星月下露一宿,五更煎一盏,分二服,以吐痰愈。(《纲目》) ④治久痢成疳:葎草干蔓捣筛,量多少,管吹谷道中。(《本草图经》) ⑤治痢疾或小便淋沥,尿血等:鲜葎草二至四两。水煎,饭前服,日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⑥治瘫,遍体皆疮者:葎草一担。以水二石,煮取一石,以渍疮。(《独行方》) ⑦治乌癞:葛葎草二秤(锉,细淘),益母草一秤(锉,洗淘)。用水二石五斗,煮取一石五斗,漉去滓,盆瓮中浸浴一时辰久方出,用被衣覆之,又再浸浴一时辰久方出,勿令见风,明日复作。如入汤后,举身瘙痒不可忍,令旁人捉手,不令搔动,食顷渐定。后隔三日一浴。其药水经浴两次即弃之。(《圣济总录》葛葎草浴方) ⑧治皮肤瘙痒:葎草适量,水煎熏洗。(《江西草药》) ⑨治痈毒初起(皮色不变,硬肿不痛):葎草鲜叶一握。以冷开水洗净,和红糖捣烂,加热敷贴,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⑩治瘰疬:葎草鲜叶二两,黄酒二两,红糖四两。水煎,分三次饭后服。(《福建民间草药》)
【原生形态】
葎草一年生或多年生蔓性草本,长达数米,有倒钩刺。叶对生,掌状5深裂,稀有3~7裂,边缘有锯齿,上面生刚毛,下面有腺点,脉上有刚毛;叶柄长5~20厘米。花单性,雌雄异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