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学 黄兆宁 4新.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助听器学 教材名:《助听器学》 作者:胡旭君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总章数:十三章 出版号:ISBN 978-7-308-07390-5 出版日期:2010年3月 第12章 辅助听觉设备 12.1感应线圈系统 12.2调频助听系统 12.3红外助听系统 12.4教室声场放大 12.5感应线圈、音频转换、红外线转换、教室声场放大系统的比较 12.6 其它助听装置 12.1感应线圈系统 12.11感应线圈系统的原理 12.12感应线圈系统的构造 12.13感应线圈系统的安装 12.11感应线圈系统的原理 感应线圈系统(Induction Loop Systems, IL)又叫闭路电磁感应集体助听系统,它是最早使用的一种集体助听技术。此种助听系统由主控台(包括放大、调频部件)及预先安置在教室、家庭等室内场所的环状感应线圈、个体助听器(带T档)组成。可以传输外接有线话筒或调频无线话筒的言语信号,也可以传输收录机、电子琴、电视机的音频信号。 由电磁学原理我们知道,长直导线有电流通过,其周围就会有磁力线产生 12.12感应线圈系统的构造 (一)场的均匀和方向 (二)磁场的强度:在近房间中心的磁场强度与回路中电流的大小和回路数直接成正比,与回路的直径成反比例。 (三)感应线圈回路的频率响应 12.13感应线圈系统的安装 (一)技术要求: 在环路线圈内,音频电流通过时所产生的电磁场的强度应该是大致均匀的,使听障者在该磁场内活动不会感到声音时大时小,时有时无。而在环路线圈以外,电磁场应有明显的衰减,教室外的空间声强至少应比教室内衰减20dB,否则,教室与教室之间及楼层上下会存在明显的干扰现象,妨碍听障者正常收听。 (二)环路线圈铺设时需注意的问题: (1)磁场强度:参考IEC 118-4的标准。 (2)输入压缩:为了补偿输入信号的波动影响,在输入时必须进行自动增益控制,信号压缩和(或)可调整的非削峰限制等处理。推荐的压缩比是:听音乐时4:1,谈话时20:1。 (3)周围电磁场的影响:那些靠近线圈系统的电器都会发出电磁波,从而影响线圈系统。包括有缺陷的照明灯,灯光亮度调节器,电线,电视,电脑,电流保护器等。因此,在安装一个线圈系统前必须对周围情况有所了解,以避免周围电磁噪音的影响。周围电磁波的干扰不得超过25mA/m。 (4)信号的溢出:当附近地区也安装有感应线圈系统时,信号溢出必须小于12.5mA/m。系统的信噪比:在1000Hz环路放大器的输出信噪比必须不少于30dB。 (5)失真:输入一个1000Hz的信号,系统输出达到100mA/m时,谐波失真不得大于3%。 (三)感应线圈系统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 感应线圈系统最大的优点在于:使听障者能够使用自己助听器的(带T档)作为接收器,听障者所需做的只是在进入系统时将助听器拨到T档,只要安装了有效的拾音线圈,听障者就能获得适当的、个体化的频率响应。 问题在于: (1)目前在美国只有30%的助听器带有拾音线圈(而欧洲超过60%,因此感应线圈系统在欧洲较普及),随着助听器的小型化,这一数字在将来不太可能提高。 (2)即使助听器带有T档,它也不太可能给出与助听器麦克风一样的声响。 (3)要使感应线圈系统处于最佳的接收状态,在助听器当中理想的拾音线圈位置应当是与安装在地板上的线圈垂直。 (4)最新的拾音线圈标准(ANSI3.22版,美国国家标准化组织)规定了这种折衷的程度:无论在感应线圈系统内还是打电话时,高频的平均增益必须接近麦克风档。 (5)Oval Window公司发明的3-D环路系统声称可以最大限度减轻“溢出”问题与拾音线圈位置问题。 12.2调频助听系统 12.21无线调频助听系统的原理 12.22调频系统和助听器的耦合 12.23调频系统与方向性麦克风的结合 12.21无线调频助听系统的原理 调频助听系统(FM)就像一套小型的无线电广播系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个人系统,用于一对一的交流。另一种是接下来将要介绍的集体调频助听系统,即用于一人传送到多人的大场地交流,如:会场、教室、剧院、教堂。 12.22调频系统和助听器的耦合 这种耦合可以通过线与助听器的音频输入连接器相连,也可以驱动佩戴在使用者脖子上的感应线圈回路,该回路可以向助听器的电感输送磁信号。还有,调频接收器可以驱动一个小的线圈,该线圈安装在一个小的塑料盒里,塑料盒在佩戴者的耳朵边上,在耳背式助听器的边上。这个线圈称为轮廓线圈,它有耳背式助听器相同的优点。 12.23调频系统与方向性麦克风的结合 当信号来自发射器时它选择单独使用调频,当发射器没有这样的音频信号来时,它就选择局部麦克风。 12.3红外助听系统 红外线助听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频率范围为100~7000Hz,失真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