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江地区茶叶中有毒有害元素溶出特性及形态分析研究调研方案.doc
浙江地区茶叶中有毒有害元素溶出特性及形态分析研究调查研究报告
一、调研的背景和意义茶叶中的多种有机与无机成分,可大致划分为有益与有害两类,从自然的饮茶习惯角度出发,希望有益的物质能多浸出,而有害的物质少浸出。有益的物质含量多少与茶叶的品质相关联,有害的物质含量多少与环境污染及农药的使用量相关联,各种成分的浸出关系与人的吸入直接相关联。浙江茶叶生产最早的记载见于《神异经》:汉朝名士丘子,在余姚四明山的瀑布岭山中发现大茶树。唐朝陆羽《茶经》也记其事:“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吾丹邱子是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牺之余,乞相遗也。’因立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获大茗也。”可见浙江至少在东汉(25-200)时已种有茶树,距今有2000年左右的历史。《三国志》(卷65,吴书20)记载:“皓每飨晏,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以七升为限,虽不悉入口,皆浇灌取尽。曜素饮酒不过三升,初见礼异时,常为裁减,或密赐”东晋时(317-420),江东一带“坐客竞下饮”。“两部并荆渝间以为比屋之饮”《晋中兴书》载“陆纳为吴兴太守时,卫将军谢常欲诣纳……安既至,所设惟茶果而已。” 《晋书》卷68《恒温传》:“恒温为扬州牧,性俭,每宴饮,惟下七奠拌茶果而已。”说明三国吴(今境江浙一带)盛行于宫廷和望族的饮茶,及至东晋时的江东(今境江浙一带)已普及为待客的风俗。南北朝时期(420-589)已将茶列为贡品。
唐代,人们饮茶已很普及,浙江茶叶生产迅速发展。产区遍及10个州的55个县,即:
湖州:乌程、安吉、武康、德清、长城。
杭州:钱塘、余杭、临安、富阳、于潜、唐山、新城。
睦州:建德、寿昌、桐庐、分水、遂安、青溪。
越州:会稽、山阴、诸暨、余姚、萧山、上虞、剡县。
??? 婺州:金华、义乌、兰溪、永康、武义(成)、东阳、浦阳。
衢州:常山、西安、龙丘、须江(唐朝时期开化属常山县)。
处州:丽水、松阳、缙云、青田、遂昌、龙泉。
台州:临海、黄岩、台山、唐兴、乐安。
温州:永嘉、安固、横阳、乐城。
明州:奉化、慈溪、象山、县
茶叶是浙江省具有明显优势的大宗传统农业主导产业,在全省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和出口创汇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市场准入制度相继出台,消费者和媒体更加关注茶叶等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浙江及时将工作重心从增加产量转到了全面提高质量上来,大力发展无公害茶和有机茶,开展绿色农产品基地认证,制定茶叶质量标准,完善茶叶质量检测体系,全省茶叶质量安全意识普遍增强在茶叶重金属中,铅含量偏高是浙江茶叶当前最主要的问题。茶叶行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不断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在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主导下,我国茶叶行业内部结构不断调整,新的竞争格局正在形成。原来那种以国有、集体企业为主的格局已经彻底改变,大部分国有茶叶企业纷纷改制为股份制或其他公司制企业,集体企业、私人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种非国有企业占全国茶叶企业的绝大部分;其次,大型茶叶企业所占的比重减少,而中、小型企业日益增多,特别是小型企业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的主导企业。茶叶产品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日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一是在茶叶档次上,名优茶比例逐年上升,大宗茶比例逐年下降。目前不少茶叶产区的名优茶产量已占茶叶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有的甚至高达70%以上。二是在茶类结构上,名茶类的产量和增幅也有明显变化。近十年,绿茶、乌龙茶、普洱茶增长幅度较大,红茶下降,边销茶原料和其它茶类基本持平,有小幅度波动。2004年全国茶叶总产量比1995年增加了20.75万吨,其中绿茶增加了18万吨,乌龙茶增加了3.3万吨,红茶减少了1.2万吨。三是茶叶产品呈现多样化趋势。目前,除了各种传统茶类外,各种果味茶、加香茶、泡腾茶、药茶、抹茶等不断出现和增长,占居了部分市场份额。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茶叶深加工产品发展很快,尤其是茶饮料近几年来增长幅度很大,几乎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1997年茶饮料刚起步时产量还不足20万吨,到2004年已达到300万吨,短短7年时间,增长了14倍。?? 茶叶质量是茶产业进步发展的标志之一,也是茶产业进步发展的动力和目标。20年来,国家对茶叶产品质量进行了多次监督抽查,有力地稳住了茶叶产品质量,并逐步促进了茶叶产品质量的提高。
.假冒伪劣问题得到有力地遏制。
长期以来,茶叶产品的假冒伪劣问题是制约茶叶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一些名优茶产品,由于售价高、利润空间大,致使一些生产、经销企业屡屡制假售假,既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又严重影响了这些名优茶的声誉。在实施茶叶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前,茶叶质量等级混乱,一般比收购实物标准样的品质至少降低1~2个级,有大量伪劣产品混入流通领域,充斥市场。甚至有不少霉、陈、劣变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精品解析: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人教新起点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英语试卷(原卷版).docx VIP
- 译林牛津版苏教八年级上册英语词汇表(表格版)直接打印.pdf VIP
- 2024年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含答案.docx
- 初中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HDR系列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设计指南.pdf
- 少先队辅导员工作记录表.docx VIP
- 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ppt.pptx
- 四川省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员理论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山东《济南市区岩土工程勘察地层层序划分标准》DB37T 5131-2019.pdf
- 2023至2024年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六年级上册元月调考数学试卷.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