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发酵工程3中.ppt
* ③ 菌种生长的条件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或是遇到不利的条件,或是失去某些需要的条件。 ② 菌种保藏方法不当。 各种菌种的保藏法对阻止菌种变异的效果不尽相同,用效果较差的条件保藏菌种时,菌种就较易发生退化。 保藏操作不当也会影响保藏效果,会影响到菌种的变异。 2. 防止菌种衰退的措施 一、微生物菌种的衰退 (1)控制传代次数 (2)创造良好的培养条件 (3)利用不易衰退的细胞传代 (4)采用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移种和传代,并将必要的传代降低到最低限度,以减少细胞分裂过程中所产生的自发突变几率。 如:在赤霉素生产菌G.fujikuroi的培养基中,加入糖蜜、天冬酰胺、谷氨酰胺、5‘-核苷酸或甘露醇等丰富营养物时,有防止衰退效果。 对于放线菌和霉菌,菌丝细胞常含有几个细胞核,因此用菌丝接种就易出现衰退,而孢子一般是单核的,用于接种就可避免这种现象。 二、菌种的复壮 纯种分离 通过寄主体进行复壮 淘汰已衰退的个体 狭义的复壮仅是一种消极的措施,指在菌种已发生衰退的情况下,通过纯种分离和测定典型性状、生产性能等指标,从已衰退的群体中筛选出少数尚未退化的个体,以达到恢复原菌株固有性状的相应措施; 广义的复壮是一项积极的措施,指在菌种的典型特征或生产性状尚未衰退前,就经常有意识地采取纯种分离和生产性状的测定工作,以期从中选择到自发的正变个体。 如:对S.microflavus”5406”农用抗生菌的分生孢子采用-10—30℃的低温处理5-7天,使其死亡率达到80%左右,结果会在抗低温的存活个体中留下未退化的个体,从而达到了复壮的效果。 三、菌种的保藏 一个优良的菌种被选育出来以后,要保持其生产性能的稳定、不污染杂菌、不死亡,这就需要对菌株进行保藏。尽量减少传代次数,防止菌种衰退。 1. 菌种保藏的原理 菌种保藏主要是根据菌种的生理、生化特性,人工创造条件使菌体的代谢活动处于休眠状态。 保藏时,一般利用菌种的繁殖体和休眠体(孢子、芽胞等),创造最有利于休眠状态的环境条件,如低温、干燥、隔绝空气或氧气、缺乏营养物质等,使菌体的代谢活性处于最低状态,同时也应考虑到经济、简便方法。 由于微生物种类繁多,代谢特点各异,对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的适应能力不一致,一个菌种选用何种方法保藏较好,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 菌种保藏方法 繁而高效 15年 各大类 超低温(-196℃),有保护剂 液氮保藏法 繁而高效 5~15年 各大类 干燥、低温、无氧,有保护剂 冷冻干燥保藏法 简便有效 约1~10年 产孢子的微生物 干燥,无营养 砂土保藏法 较简便 约10年 细菌,酵母菌 低温(-70℃),保护剂(15~50%甘油) 甘油悬液保藏法 简便 约1~2年 各大类** 低温(4℃),阻氧 石蜡油封藏法* 简便 约6~12月 细菌,酵母菌 低温(4℃),避氧 冰箱保藏法 (半固体) 简便 约1~6月 各大类 低温(4℃) 冰箱保藏法 (斜面) 评价 保藏期 适宜菌种 主要措施 方法 7种常用菌种保藏方法的比较 *用斜面或半固体穿刺培养物均可,一般置于4℃下。 **对于可利用石油作碳源的微生物不适宜。 3. 菌种保藏的注意事项 菌种在保藏前所处的状态 菌种保藏所用的基质 操作过程对细胞结构的损害 4. 主要的菌种保藏机构 ① 从事原始菌株的保藏,进行有关保藏的研究; ② 提供保藏菌种的品种目录,定期(或不定期)出刊沟通信息; ③ 提供菌种,促进微生物菌种的交流。 作用: 国内 1979年7月,我国在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主持下,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菌种保藏工作会议,在会上成立了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China Committee for Culture Collection of Microorganisms,CCCCM),下设六个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1、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真菌、细菌 病毒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武汉) 2、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北京) 3、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轻工业部食品发酵工业科学研究所(北京) 4、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真菌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南京) 细菌 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北京) 病毒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北京) 5、抗生素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抗生素研究所(北京) 四川抗生素工业研究所(成都) 华北药厂抗生素研究所(石家庄) 新抗生素菌种 生产用抗生素菌种 6、兽医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农业部兽医药品监察所研究所(北京) 国外 1、美国典型菌种收藏所 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种三氟化氮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含氟镍渣的处理方法.pdf VIP
- 一元二次方程计算题分类训练(5种类型共56道)(原卷版).pdf VIP
- 2025年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题库参考答案.docx
- 装修工程应急预案.docx VIP
- GB_T33342-2016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接口技术规范.docx VIP
- 阅读七选五(练习)(原卷版)-2025年高考英语二轮复习.pdf VIP
- DB4419T 7-2023 党政机关一般公务用车管理规范.docx VIP
- 从内在逻辑突破七选五阅读(原卷版)-高考英语二轮复习.pdf VIP
- 个人简历模板表格六种标准word个人简历模板表格空白模板下载.docx VIP
- 建市[2007]86号 工程设计资质标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