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美学_钢的琴》.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影美学_钢的琴》.doc

2011级电影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考试论文 题 目:时代文明的惆怅 ————谈《钢的琴》对工业文明的诉说 科 目:电影美学 学 生 姓 名:徐兴标 学 院:美视电影学院 专 业:电影学 学 号:20112202027 任 课 教 师:王志敏 2011 年 12 月 8 日 时代文明的惆怅 ————《钢的琴》对工业文明的诉说 在王兵当可奉作经典的纪录片《铁西区》的工厂之中,镜头对准那最后被工业文明拆除的冶炼工厂所剩下标志性的烟囱时,这多多少少契合和呼应了《钢的琴》在那个工业时代衰亡下的哀伤和惆怅。只是前者是一种最真实而确切的展示,而后者则是更是为一种诗意而内蓄倾诉。又或者,导演张猛是在运用这种更为舞台化的手法将人类工业文明的自我成长和阉割作了一次最简单而执着的反思,同时,也重铸了一次集体工业时代里理想主义者的回忆与奠念。它是在集体工业衰亡下,那些理想主义的哀伤,更是时代文明一次自我的惆怅。 集体工业的衰亡 故事背景正是那个集体主义狂欢,英雄主义盛行下的时代;也是集体工业转型下的缓冲和阵痛期,以及衰亡下所造成的工人阶级的茫然和无措。 影片从一开始便是对集体工业文明衰亡后的一次怀旧式葬礼,大背景那两个工厂的大烟囱下,陈桂林组织的音乐小组唱着曾被经典的苏联歌曲《三驾车》,在最初的重工业建设时代,苏联集体主义模式是社会主义文明的指向标,而在现代,这些在工业文明发展下却要实实在在的被遗弃和毁灭,如歌中所唱:这一切就如那匹被遗弃的可怜的老马,让人心中陡然无限忧伤和仓皇。 陈桂林为这场葬礼解释说,主题就是表现痛苦和悲伤。然而,似乎不只是这场葬礼,还有那个时代下的人们,以及整个集体工业自身,所流露出的无限痛苦和悲伤。处在前进下的市场经济时代要抛下那曾经被风风火火创造和建设的工业文明,以及那群具有理想主义情怀的人们,这给他们带来深深地悲痛和无奈。 而之后陈桂林和淑娴那段似有意无意对话:——让老人加快步伐。——走那么快去哪儿呀?——你管他去哪?则更多的流露出他们对那个时代的无限留恋和失落。的确,在似乎还无限向往的时便候被沉沉地遗弃,并且加快步伐,工业文明进程下的仓皇和快进则着实让所有人难以来得及去留恋。 那两个留下的大烟囱,正是旧的集体工业文明最后的根殖象征。导演张猛让其苍凉而庄重的立在整个画面之间,更加重了对旧工业文明的遗弃感和没落感,使人瞬间感触到旧工业文明的衰老,同样性的在《铁西区》中,工业文明也是这样被真实的抛弃。新旧过为强速的交替使工业文明的衰亡更为直接也更为快速。 当然,在影片中最直接的集体工业衰亡标志还有那些在制造“钢的琴”的旧工厂废墟下各种冰冷和残乱的旧钢陈木,恰是一个被遗忘的时代一样,简单而明确的标示了集体主义工业的消亡。 理想主义的哀伤 在旧工业集体主义幻灭后的精神寄托,便是理想主义的追逐和实现。影片主人公陈桂林和一帮在旧工业时代的好朋友好哥们,在失去集体主义工业的荫护后,精神寄托便最终定格在了自己女儿小元身上,小元是一种寄托,更是其个人理想实现的最终表现形式。导演张猛将陈桂林这一角色视为理想主义情感最浓的例作,于是在陪女儿在夜校学习钢琴被抓,前妻为争夺抚养权的警告下,理想受到双重压力逼迫,他便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借钱凑钱买钢琴,深夜入校偷钢琴,旧钢厂制造“钢的琴”,等一系列对理想的追逐和对精神寄托的现实活动。 深夜去学校偷为小元偷钢琴这个事件,给了陈桂林的个人理想主义以诗性的流露和无情的幻灭。在这场理想而完美化的场景中,张猛用最为舞台感手法的表现了时代下小人物的精神失落。灯光照摄下,飘着雪花儿,抽着烟的陈桂林,深情而执着的弹着那首明快而优美的经典钢琴名曲《致爱丽丝》,弹得那么的完美而忧伤,最热烈的表达内心激情 制造“钢的琴”这一环节是整个影片的重心所在,这个环节一切活动则更多的赋予了那个年代集体性理想主义的狂欢。在制作这个 “钢的琴”庞大的过程中,每个参与者似乎都是具有理想情怀的一分子。工业发展建设最辉煌的六七十时代,每个人都投以无限高涨的理想主义热情,轰轰烈烈,敢想敢拼的精神,没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的斗志,惊天动地搞生产搞发展。在制琴时,每个人的热情都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分工明细,制作认真,技术研究深厚,作为艺术用品的钢琴,用纯钢打造,在老工厂里产出,或多或少代表了某种寄托性的内涵,是对旧集体工业一次重新的追溯和回味,也代表了那个时代下理想主义加之于集体主义的再次阐释。 钢的琴横空出世前的那段梦幻般而又优美肃穆的圆舞曲,红裙女人整齐翩翩起舞,男人乐器的激情演奏,同时张猛将其交织以大炼钢造琴的场景,最后定格在那架银光闪闪的“钢的琴”导演

文档评论(0)

ycwf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