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规范训练:2.2.2.2诗歌鉴赏 答题,提升得分技能(人教版江苏专用).docVIP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规范训练:2.2.2.2诗歌鉴赏 答题,提升得分技能(人教版江苏专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课时 定时规范答题,提升得分技能?训练课?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日怅望 马 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1)首联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远烧入秋山”一句中“入”字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四联景情相间,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云”“鸟”片刻千里的快速飞行引发“我”久滞难归的感伤。 (2)“入”字写出夕照逐渐暗淡的动态过程;也表明诗人伫望之久,乡愁之深;余晖渐暗之景,渲染出感伤情调,引发诗人感时伤逝的情绪。 (3)先是云去鸟飞的景象勾起思乡之情,继而是夕阳返照的情景唤起迟暮之“惊”。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眼儿媚 [南宋]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1)概括上片作者感情的细微变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云锁朱楼”中“锁”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词的下片是如何表现“春愁”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从清明前,面对风和日丽、花香怡人的春日美景的愉悦,到清明后,面对落花飞絮、云雾压楼的郁闷惆怅。 (2)“锁”字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阴云密布、雾压朱楼的情景,暗示了深闺女子郁闷(烦恼)的心情,意味无穷。 (3)下片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反衬)的手法,通过对莺声、绿杨、海棠及红杏等美景的描写,化抽象为具体,表达了词人隐藏在心中的无限哀(春)愁(烦恼、惆怅等)。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苏州 苏舜钦① 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 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 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②暮亦行。 【注】 ①苏舜钦,字子美,北宋诗人,诗与梅尧臣齐名,世称“苏梅”,这首诗是诗人过苏州时流连光景之作。②区区:既“仆仆”,形容旅途劳累困顿。 (1)诗的颔联写景,颇具特色,请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评论家认为,此诗“以清切闲淡为主”,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运用拟人手法,写绿杨白鹭的自得,写山水有情;以色彩表现美景,“绿杨白鹭”“绿”“白”相间;远近结合,“近水”“远山”结合,画面生动。 (2)坦然面对自然和人生的盛衰,对自身“羁苦”被俗人所轻的自嘲。 (3)意象清新:选取“绿杨”“白鹭”“近水”“远山”等意象,气清水秀,别有韵致;语言朴素,不事雕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55438995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