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启动锅炉 北疆电厂运行部 2015年7月 2、燃烧器 3、锅炉辅助设备配置 锅炉采用平衡通风方式,每台锅炉配置1台送风机、1台引风机、一个烟囱;锅炉给水系统采用公用形式,2台启动锅炉配置3台给水泵,共用一台40m3的水箱。 送风机 电机功率90KW 额定电流 164A 引风机 电机功率160KW 额定电流 291A 给水泵 电机功率55KW 额定电流 101A 额定流量 46t/h 配置一套加药系统和汽水品质在线监督系统 2、锅炉结构 (1)锅炉基本尺寸: 上锅筒中心线标高5180mm。 下锅筒中心线标高680mm 锅炉整体最高点标高6700mm。 锅炉柱脚起点标高 50mm。 炉膛净宽2805 mm。 炉膛净深9520mm。 (2)锅筒及锅筒内部装置 上锅筒直径为Φ1200x25mm,总长(直段部分)为10210mm,上锅筒通过下锅筒、对流管及膜式壁支撑,内有给水管、表面排污管、加药管及24只钢丝网分离器,从对流管束产生的汽水混合物即经水下孔板作一次分离,经过一次分离后的汽水混合物再进入上侧钢丝网分离器后,再引入过热器。 下锅筒直径为Φ1000x20mm,总长(直段部分)为10210mm,装有排污管座,下锅筒通过对流管束和膜式壁管与上锅筒相连。 (3)过热器 过热器系统采用纯对流形式,烟气沿炉膛方向在炉膛后部折转,进入过热器。 蒸汽流程:上锅筒→过热器进口集箱→出口集箱→喷水减温器。 过热器由Φ42x3的锅炉钢管制成, 采用双管圈蛇形管式结构,错列布置,过热器32组,横向节距 144mm,材料为15CrMoG,受热面积为148m2 。喷水减温器为笛形管,当负荷变动时,可以通过喷水量来调节汽温。过热器进口集箱为¢325x12,材质20# 锅炉管,其表面焊有管接头与锅筒引出管相连。过热器进口集箱通过双管圈蛇形管连接过热器出口集箱。喷水减温器为¢325x10,材质20# 锅炉管。喷水减温器设在主蒸汽管道上,其表面焊有管座与各种阀门仪表相连。 (4)炉膛水冷壁及对流管束: 炉膛净空为2805x9520mm,炉膛由膜式水冷壁组成,膜式壁为¢60x4的管子,间距为80mm。对流管束由Φ51x3mm的锅炉钢管制成,管束采取顺列布置,横向节距150mm,纵向节距103mm,炉膛四周根据运行和检修的要求,前墙布置一个检查门,两个燃烧器,燃烧器上下布置,燃烧器上布置一个火焰监测孔、在锅炉后墙布置两个看火孔、和一个防爆门。 (5)热管省煤器 为提高换热效率,防止省煤器低温腐蚀,省煤器传热元件采用热管,整个省煤器为整体出厂。 (6)炉墙: 炉墙厚度:炉室为180mm为敷管炉墙:前、后为重型炉墙,炉墙厚度:394mm炉墙。燃烧器璇口和人孔由矾土水泥耐火混凝土预制件构成。 在炉膛后侧标高4300mm处装有一个防爆门,防爆门门盖捣制约20kg耐火混凝土,在炉膛后墙标高 3650mm和 标高2050mm装有两个看火孔。 (7)燃烧装置: 本锅炉采用微负压燃烧,燃烧器布置于前墙,其运行,启动和停止是全自动的。燃烧器的自动功能在自动系统中得以实现,而控制功能则由遥控来完成。 3、燃烧器介绍 图一 检查风机轴承油箱油位正常,油质合格,冷却水系统投入正常; 检查风机烟道支架装设牢固,风罩完整,烟道保温良好; 检查电机接地线良好,地脚螺丝无松动现象; 检查联轴器无松动现象,靠背轮安全罩牢固; 核对上位机风烟系统挡板位置指示与就地实际位置相符; 关闭引风机进口调节门。 (3)送风机投运 检查引风机运行正常; 在上位机上启动送风机,检查电流返回正常,引风机自动跟踪良好;。 送风机正常运行维护: 送风机正常运行中应每2h对其就地检查一次; 检查送风机轴承箱油质良好,油位不低于油位计的1/2; 检查风机轴承无漏油现象,风机内部无异常声音; 检查风机电机外壳温度<90℃,电机轴承温度<80℃; 检查风机轴承温升<40℃,轴承盖温度<70℃,风机轴承振动<0.15mm。 检查给水管道支架装设牢固,保温管道保温良好,操作开关在断 开位置; 检查电机接地线良好,接线正确,地脚螺丝无松动现象; 检查联轴器无松动现象,靠背轮安全罩牢固; 检查给水泵盘根完好; 检查给水泵体放气门在关闭位,给水泵进口手动门在开启位置,上水调门前后手动门开启,旁路门关闭。 检查给水泵及电机轴承温度<80℃; 运行中锅炉上水调门调整应缓慢进行,避免锅炉上锅筒水位大幅波动; 检查给水泵电机外壳温度正常; 检查给水泵盘根无过热现象; 给水泵出口压力和电流稳定在正常范围内,给水泵无汽化现象; 检查水箱补水门自动控制正常,水箱水位<1400mm,补水门联锁开,水箱水位>1820mm,补水门联锁关闭。 上锅筒A侧水位计(包括电极式水位计和石英管双色水位计)汽侧手动门,上锅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