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必修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高三复习).ppt
第1、2节 种群的特征 种群数量的变化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2010·江苏卷,26·(5)③)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 ) 2.(2011·北京理综卷,2·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达乌尔黄鼠的丰富度( ) 3.(2011·海南卷,2·C)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在培养早期呈“J”型增长( ) 4.池塘中所有的动物、植物、藻类构成生物群落( ) 5.种群“S”型增长曲线中种群增长率随时间而增大,当曲线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达到最大( ) 一、种群的概念 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 生物的全部个体。 二、种群的特征 1.种群的密度 (1)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本的 特征。 2.出生率与死亡率 (1)概念: 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 的比率。 (2)意义:是决定种群大小和 的重要因素。 3.迁入率与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 的比率。 4.年龄结构 (1)概念: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 (2)类型: 、 、 。 (3)意义:可预测 的变化趋势。 5.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同一种群必须具备三同: 即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物种;判断物种主要看能否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 三、种群的数量变化 1.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 (1)理想条件: 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2)数学公式:Nt= 。 (3)特点:种群数量 。 2.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 (1)概念: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 的增长曲线。 (2)产生条件:自然界的 是有限的。 (3)特点: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 (K)值后,将停止增长,或保持在 左右。 自然界中生物种群的增长常表现“S”型增长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 种群的增长率在各个阶段不相同。 1.概念: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1)两个要素:“同种”和“全部”。 (2)两个条件:“时间”和“空间”,即种群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 离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 (3)两个方面 ①宏观方面: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②微观方面: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种群特征及相互关系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呈正相关。 (2)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迁入率大于迁出率时,种群数量增加;反之,种群数量减少。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则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着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 种群年龄组成图解: (A)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将增大 (B)稳定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基本不变 (C)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将减小 图甲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属增长型;而图乙相反,应为衰退型。 1.下图表示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 B.种群密度完全能反映③的变化趋势 C.研究城市人口的变化,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 D.种群数量还受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解析: 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方向,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种群密度只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变化,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性别比例将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故①②③④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除出生率和死亡率外,迁入率和迁出率也是影响城市人口变化的重要因素;种群数量受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非常大。 答案: B 1.种群数量变化内容: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等。 2.“J”型、“S”型曲线的比较 1.K值变动的示意图 2.应用 “S”型曲线中K/2时的增长速率最大,因此,指导渔业生产时,应在略大于K/2时进行捕捞,捕捞后保持在K/2;若超过K/2,增长速率下降,但个体数仍然增多;灭鼠、消灭害虫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