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词体.ppt
第四章 词体 清宋翔凤《乐府余论》:“宋元之间,词与曲一也。以文写之则为词,以声度之则为曲。” 刘熙载《艺概》卷四:“词曲本不相离,惟词以文言,曲以声言耳。”“其实词即曲之词,曲即词之曲也。” 第一节 词的创作——按谱填词 填词用的谱有两类。 一为音谱,宋代的音谱不少是有谱有词的,谱以纪声,词以示例。 一为词谱,分调选词,作为填词的声律定格。 一、音 谱 音谱就是曲谱或歌谱,是以乐音符号记录曲调的。它是乐师伶工依乐律而制的声乐谱,而不是后世《词律》、《词谱》之类仅标各调的平仄、句读的声调谱。 《玉海》卷一百零五引《中兴书目》,记唐协律郎徐景安撰《新纂乐书》三十篇(《新唐书·艺文志》作《历代乐仪》三十卷),其卷十为《乐章文谱》,曰:“文谱,传声。”乐章就是歌词,文谱就是音谱。这种“乐章文谱”,是最早见之记载的有曲有词的歌曲谱。 五代及两宋,由朝廷编修的较为大型的曲谱,可考的就有: 后周显德五年(958)十一月,窦俨奉命撰《大周正乐》一百二十卷,其中有《新曲谱》三十六卷,南宋初尚存前面的黄钟、大吕四卷。见《玉海》卷一○五《乐三》引《中兴书目》。 宋仁宗赵祯《韶乐集》。 宋大曲谱。 宋哲宗时“郑卫之声”曲谱。 徽宗政和三年(1113),令大晟府刊行已经按试的新徵、角二调曲谱。 《乐谱录》。见宋李上交《近事会元》卷四引。 南宋初“行在谱”。 南宋宁宗嘉泰间《曲谱》。 南宋后期修内司刊《混成集》。 上述诸书都是“官谱”,可惜都已亡佚。 现存最早的唐乐曲谱,是本世纪初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一卷唐曲谱抄本。现藏于巴黎的法国国家图书馆。 现传宋乐曲谱,出于官谱的,王骥德《曲律》卷四有抄自《乐府大全》林钟商一调的《娋声谱》一小段和《小品谱》两小段。 出于词人自度曲的,有姜夔《白石道人歌曲》的十七首旁注音谱。姜夔词不但声、词俱全,而且数量达十七首之多。有令曲,有慢词,声、词相配的方式亦较复杂。 这是流传至今的曲调最多又最完整的宋词乐谱,是研究宋代词乐很有价值的艺术文献。 敦煌《琵琶谱》用以记谱的音乐符号,徐景安《新纂乐书》卷十称之为“文谱”,陈旸《乐书》卷一一九称之为“燕乐半字谱”。它属于工尺谱系统,是工尺谱的早期形成。 但宋时通行的谱字谱式已与唐人不同。 《梦溪笔谈》卷五:“今蒲中逍遥楼楣上有唐人横书,类梵字,相传是《霓裳谱》,字训不通,莫如是非。” 又卷六:“予于金陵丞相(王安石)等,得唐贺怀智《琵琶谱》一册,……调格与今乐全不同。” 唐宋两代乐谱,除了谱字不同,声辞相配的方式亦各有异。 宋时各类曲谱颇为词人所用。 除了官谱与词人自度曲谱,宋时民间还有不少通俗曲谱,有坊本发售。曲谱歌本在瓦子行市列肆出售,其传布自然更广。 宋时曲谱所录词调并非一成不变,乐师伶工由于音乐上的原因时常有所更动。 宋人填词,往往用的是散谱,即一曲一谱。 宋代词乐的完整资料,现在仅有姜夔十七谱。其余唐宋曲谱,则统统失传了。 明清人为宋词作曲谱的,也时有所见。但都是“惜古调之已亡,托新声以复奏”,自我作古,与唐宋音谱实毫无关涉。 填词按谱,其含义当然首先是指按照音谱,但这必须以词人知音识曲为条件。 可是就多数词人来说,却未必尽谙乐律,作词也就难以尽依音谱。 不晓音律,就只能舍音谱而取词谱,依前人所创词调的文字声律作词。 因此,按谱填词,其实际情况就只能是“前人按律以制调,后人按调以填词”。按谱填词的含义也应包括这两方面说的。 宋代是否已有后世那种标注句读、平仄的词谱问世,因尚无实物为证,难以肯定。 柳永、周邦彦、姜夔等名家词集,在宋时实际上起着代词谱的作用。 自宋词音谱失传之后,按谱填词的含义也随之改变,按音谱填词这层重要含义不复存在,只剩下按词调填词这后一层含义。 明清集成性的词谱,以万树《词律》二十卷,和王奕清等的《词谱》四十卷,最为完备。 按谱填词,无论按照音谱,还是按照词谱,都会感到绳尺森然,不象前代乐府诗那样抒写自由。因此,宋时已有不少人力持异议。 按谱填词,有比近体诗更多辖束,受到音谱、词律双重制约的一面,也有因采用长短句,句法灵活,韵位多变,因而更为解放、更接近于语言的自然状态的一面。两者相较,后一面是主要的,表明这比近体诗有所进步。 第二节 词体的形成——依曲定体 词调的长短、分段、句法以及字声,主要取决于曲调。这是词调对曲调的依从性。 但词调一经成体,它就可以脱离曲调,作为一种新的格律诗体而出现。这是词调对曲调的独立性。 所谓依曲定体,就是指词调依从曲调,歌词形式服从于音乐形式。词调无非是把曲调的音乐形式转化为歌词形式。因此,词调的特点实际上也是曲调的另一种形式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