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实录》修纂《凡例》的研究.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绪言 绪言 一、题目界定 1、关于《明实录》,它是明代历朝官修的编年体史书,记录明太祖朱元璋到明熹宗 朱由校共十四代皇帝的史实,其中景泰朝实录附于《英宗睿皇帝实录》中。它共分为十 三朝实录,即:《太祖高皇帝实录》,二百五十七卷;《太宗文皇帝实录》,一百三十卷; 《仁宗昭皇帝实录》,十卷;《宣宗章皇帝实录》,一百一十五卷;《英宗睿皇帝实录》, 三百六十一卷;《宪宗纯皇帝实录》,二百九十三卷;《孝宗敬皇帝实录》,二百二十四卷; 《武宗毅皇帝实录》,一百九十七卷;《世宗肃皇帝实录》,五百六十六卷;《穆宗庄皇帝 实录》,七十卷:《神宗显皇帝实录》,五百九十四卷;《光宗贞皇帝实录》,八卷;《熹宗 愆皇帝实录》,八十四卷,共2909卷。 除上述实录外,还有嘉靖时大学士费宏为迎合世宗意,而为其生父兴王编纂的《睿 宗实录》五十卷。但兴王仅为一藩王,并未做过一天皇帝,其事迹与当时朝政关系不大, 他的实录没有什么价值,书成后即不被重视,因此未能流传下来。此外,还有清初编成 的《毅宗崇祯实录》十七卷,均不在研究范围。 实录的纂修,系以朝廷诸司部院所呈缴的章奏、批件等为本,又以遣往各省的官员 收辑的先朝事迹做补充,逐年记录各个皇帝的诏敕、律令,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大 事而成。《明实录》保存了大量的原始数据,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是明朝最系统、最 基本的史料,是现存最早而且完备的大型实录体史书,在明代史坛上占据了“国史”的 重要地位。 2、关于《修纂凡例》,凡例是说明著作内容和编纂体例的文字。今多放在书的前面, 也称“例言”、“发凡”。“凡例”一词,语出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其发凡以 言例,皆经国之常制,周公之垂法,史书之旧章”。它好比经理国家的基本制度,周公 制定的札经,撰写《春秋》的章法一样重要。到了唐朝杜甫,在《杜工部草堂诗笺》二 四《八衷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中有“名满深望还,森然起凡例”旬,“凡例”正 式成为一种编辑说明的文字。 《明实录》这样一部编年性质的实录体巨著,不可能逐年逐月地将发生的事实尽数 悉载,否则会成为卷帙过繁、大而无当的流水帐,必然有自己的特殊结构及其相应的体 例,并最集中、最直观地反映在《明实录·修纂凡例》中。《明实录》现存最好而且流 l 绪言 行最广的版本是台湾史语所校印出版的十三朝实录,其中,除太祖、仁宗、神宗、熹宗 四朝外,其它九朝《实录》均有明确的《凡例》或《修纂凡例》,它为我们提供了修纂 官们对明代历史的取舍标准及所修《实录》的体例,成为研究《明实录》体例的主要依 据。 3、研究《修纂凡例》的意义:因为凡例是说明著作内容和编纂体例的文字,是著 作内容的高度概括。而《明实录》是逐年记录各个皇帝的诏敕、律令,以及政治、经济、 文化等大事而成,各个朝代记录内容的类别相同,所以《凡例》中相同或者相似的内容 很多。但各朝《修纂凡例》不是同一时期、同一作者所作,内容既前后相继,又互有异 同,其同和异必然有其内在的原因,必然与当时的历史事件紧密相连。因此与明代历史 的发展结合起来探讨凡例变化的原因,意义重大。本论文将补齐所缺《明实录·凡例》, 并就各朝《明实录·凡例》的异同及其发展变化的原因作比较研究,同时探讨凡例在实 录内容中的贯彻状况以及成因。探究这个选题,对于研究《明实录》的收录范围以及内 容在明代的发展变化是十分有益的,不仅能够揭示《明实录》的性质和特点,而且对于 推动明史的研究也有一定作用。本论文难易程度和工作量适当,充分考虑到了在一定时 间内获得成果的可能性。其研究意义重点体现在两个方面: l、史料价值:《明实录》是有明一代的编年体史料长编,二于多卷,一千六 百余万字。这一鸿篇巨制,是我国古代史学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是一部十分重要的明 代史籍,是现存最完整的实录标本,对它的研究,对于明史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凡例则集中反映了它的修纂体仞』和结构,要了解《明实录》修纂史官们的选材标准,探 讨制定这些选材标准的原因,查看这些选材标准在具体修纂过程中的落实情况,分析这 些选材标准在历朝的发展变化,必须对凡例进行比较研究。从后面的比较中我们可以清 楚的看出:十三朝《明实录》具体记载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在哪些方面最详细、最系 统

文档评论(0)

zxl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