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境)理论与中国电影的融通-论文.pdfVIP

意象(境)理论与中国电影的融通-论文.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意象(境)理论与中国电影的融通-论文.pdf

管子学刊 2014年第1期 古今论坛 意象 (境)理论与中国电影的融通 张玉霞 ,岳 晗 ,贾 梦。 (1.山东理工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淄博 255049; 2.桓台县荆家镇大元联办小学,山东 淄博 256400; 3.文化部恭王府管理 中心,北京 100009) 摘要:意象(境)理论作为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包含两个层面:浅层次上,物我合一、情景交融;深层次上,虚实相生、 境生象外。本文试从中国电影风景镜头的山水画意创构生成的视角,探讨 中国传统意象(境)理论与中国电影之间的关联性 关键词 :意象 ;意境 ;中国电影;融通 中图分类号 :J9O一0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3828(2014)01—0088~05 意象(境)理论作为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重 易》也重 “象”(后来又推演出 “象数”),因此 “意”与 要范畴,它含义丰富并偏于虚指 ,学界对它的定义 “象”是不能分割的;而庄子特别重 “意”,“不恋着 也颇为不 同。蒲震元认为:“意境就是特定的艺术 予象”,至王弼则形成了 “得意忘象”(《周易略全 · 形象和它所表现的艺术情趣 、艺术气氛以及它们 明象》)之说 。的确,电影艺术是 “仿像”的,“仿像” 可能触发的丰富的艺术联想与幻想的总和。”_1】2 与 “意象”很多方面也是相悖的,可是 ,“仿像”中是 “意境则是一种既包含着形象、符号(艺术实境), 否有 “意象”,或着能否有 “意象”?假如没有 “意 又包含着深远的 象‘外 ’之虚 (想象 中呈现的艺术 象”,或者不能有 “意象”,那么它们 “仿像”的 目的 虚境 ,包括 象‘外之象’与 味‘外之 旨’)的审美范 又在哪里?实事上 ,高质量电影的 “仿像”,仿的正 畴。它的本质特征就在于由实而虚,由确定导 向 是 “意象”,这正是电影之所以成为一 门真正的有 不定,然后循环反复地虚实相生。不同的象与意、 魅力的艺术的原 因,中国电影也因其鲜 明的创作 不同的象外之象与象外之意纷呈迭 出,相辅相成、 个性及风格区别于西方其他国家的电影而巍然屹 和谐统一 ,朝着这一东方 的古老 民族群体—— 中 立于世界电影之林 。 华民族在不同时代 中所向往与追求的理想的人生 境界相互生发,联类不穷。,,E1386这一表述包括 了 一 、 心物相映:中国电影风景镜头的山水画意 意境的两个层面:在浅层次上 ,物我合一、情景交 融 ;在深层次上,虚实相生、境生象外 。 中国电影风景镜头的使用可以追溯到中国电 意象概念在西方也有,是一个多义性 的词。 影的早期。在 20世纪 2O一3O年代,诸如影片 《南 但西方人的意象 (image),又可作 肖像 、心象讲 ,也 国之春》、《天 明》、《船家女》中,意象镜头已被广泛 有想像 、照影等意思。中国“意象”这个审美术语 , 地使用 。在此后 的百年电影史 中,意象镜头也一 意思相对稳定,古代文献里最早 出现 “意象”一词 直存在着 ,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古典文献中, 的是 《周易》,是与原始信仰、原始宗教有关的一个 “瞻彼淇奥 ,绿竹如篑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 词语 。 “意象”进入到文艺理论后 ,“圣人有以见天 如璋 ”(《诗经 ·卫风》)、乐 以风德 (《国语 ·晋 下之赜 ,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 ,是故谓之象” 语》)、文物昭德 (《左传 ·桓公二年》)、以玉 比德与 (《周易 ·系辞上》)的意思保 留了下来 ,并且 《周 以禾 比德 (《管子 ·水地》、《小问》)等描述与记载 , 收稿 日期 :2Ol3—12—06 作者简介

文档评论(0)

wyt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