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势诱发反射测试评估下肢平衡功能.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姿势诱发反射测试评估下肢平衡功能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目的 通过对正常人和下肢骨关节损伤者进行姿势诱发反射下的动态姿势 图和表面肌电测试,探讨:测试条件和方法以及个体因素对姿势诱发反射测试的 影响;下肢骨关节损伤者动态姿势图、表面肌电的特征;以及姿势诱发反射下的 动态姿势图与表面肌电联合运用评估下肢平衡功能应用价值。 方法 运用计算机动态平衡仪以及表面肌电图仪对62 例正常人和63 例下肢 骨关节损伤者进行姿势诱发反射测试,记录动态姿势图,以及记录同一人左右肢 胫前肌和腓肠肌进行姿势诱发反射下表面肌电。比较正常组动态姿势图与仪器正 常参考值是否存在差异;分析下肢侧别、身高及性别对正常人姿势诱发反射测试 的影响;分析下肢骨关节损伤组姿势诱发反射下动态姿势图和表面肌电特征。 结果 1 正常组姿势诱发反射下动态姿势图与正常参考值比较:感觉整合 测试平衡分与正常参考值无明显差异性;运动控制测试潜伏期在左右下肢之间无 明显差异,但左右肢在中速条件下的潜伏期均明显小于正常参考值,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0.05 );适应性测试曲线下降趋势与正常参考值一致,第1 次测试至 第 2 次测试之间的下降幅度较正常参考值小,第 1 次测试的潜伏期明显小于正常 参考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2 正常组姿势诱发反射下表面肌电潜伏期的影响因素分析:(1)不同刺激方 式下,胫前肌和腓肠肌的姿势诱发反射的潜伏期不一致,在支撑面绕踝关节向上 旋转(Toes-up )和支撑面水平向后移动(Backward )时,腓肠肌潜伏期短于胫前 肌;在支撑面绕踝关节向下旋转(Toes-down )和支撑面水平向前移动(Forward ) 时,其胫前肌潜伏期短于腓肠肌。(2 )相同刺激方式下,左右下肢胫前肌与腓肠 肌潜伏期无明显差异。然而,随着身高的增加,潜伏期逐渐延长。(3 )在支撑面 绕踝关节向上旋转(Toes-up )时,女性胫前肌潜伏期短于男性(P0.05 );支撑面 绕踝关节向下旋转(Toes-down )时,男性胫前肌潜伏期长于女性,而腓肠肌潜伏 期短于女性(P0.05 ),支撑面水平向前移动 (Forward )时,男性胫前肌和腓肠肌 潜伏期均长于女性(P0.05 ),而在支撑面水平向后移动(Backward )时,男性和 I 中文摘要 姿势诱发反射测试评估下肢平衡功能 女性胫前肌和腓肠肌潜伏期无明显差异(P0.05 )。 3 下肢骨关节损伤组动态姿势图与正常参考值比较:感觉整合测试在条件 3 至测试条件6 下的平衡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运动控制测试 各测试条件下的潜伏期无明显变化,适应性曲线无明显下降 (P0.05 );与正常组 的姿势诱发反射下的表面肌电潜伏期和波幅相比,下肢骨关节损伤组的胫前肌潜 伏期明显延长,波幅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1 刺激方式、性别及身高均影响下肢肌姿势诱发反射下的表面肌电 潜伏期。2 下肢骨关节损伤者平衡功能降低、适应性能力降低;3 姿势诱发反 射下的动态姿势图和表面肌电联合运用,可以评估下肢骨关节损伤者的平衡功能。 关键词 计算机动态平衡仪 表面肌电 下肢骨关节损伤 姿势诱发反射 作 者: 程冬梅 导 师: 范利华 指导老师:周晓蓉 II Evaluation of lower extremity posture balance function by postural evoked response testing Abstract Posture evoked response evaluating lower ex

文档评论(0)

ww8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