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课题一:课题1_空气.ppt
1 2 3 (3) 稀有气体的用途 制作电光源 航标灯 闪光灯 霓红灯 4. 稀有气体 氦气用来充填升空气球 氦气作冷冻剂 (3) 稀有气体的用途 液氦冷冻机 四、保护空气 讨 论 在你的身边发生过哪些污染空气的情况? 大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 为了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空气,你能做些什么? 空气污染的原因 工厂排放的烟尘废气,汽车、飞机、轮船排放的废气,居民炉灶排放的烟尘废气中,含有很多有害物质,是空气的主要污染源。 对人的危害 对树木和农作物的危害 对建筑物的危害 空气污染的危害 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 会使植物的细胞和组织器官受到伤害,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受阻,农作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坏;使大片森林死亡。 加速金属的腐蚀,各种大理石建筑材料腐蚀后失去光泽,出现坑洼不平、脱落石片;橡胶加速老化、脆裂、强度下降;电线绝缘体漏电等等。 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 开发清洁能源 改善燃料结构 煤脱硫处理 处理工厂废气 大力植树造林 归纳与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 收获? 空 气 空气中氧气 含量的测定 原理 装置 常选药品 现象及结论 注意实验的改进 及装置的变形 空气的组成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二氧化碳0.03% 稀有气体0.94% 氮气78% 氧气 21% 牢记前两者的 体积分数 纯净物、混合物 混合物 纯净物 注意二者的区别 下列关于空气各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练习1: A.红色信号灯中充入的是氮气 B.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氮气 C.为了防止食物变质,在包装中充入氧气 D.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不断吸入二氧化碳 练习2: C 桌面放置一个敞口的集气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集气瓶内装的是空气 B.集气瓶内的物质为气态 C.集气瓶内没有东西 D.集气瓶内的物质没有颜色 课外拓展一 城市名称 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级别 状况 北京 305 可吸收颗粒物 Ⅴ 重污染 中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报告 上海 69 可吸收颗粒物 Ⅱ 良 南京 125 可吸收颗粒物 Ⅲ 轻微污染 成都 290 可吸收颗粒物 Ⅳ 中度重污染 海口 35 —— Ⅰ 优 空气污染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可吸入颗粒等。 结论:空气质量级别越高,空气质量状况越差。 课外拓展二 前段时间,电视上一种“氧立得”器材广告泛滥,说的是吸氧的种种好处。如果现在给你一份纯氧和一份洁净的空气,你会选择哪种? (阅读材料:氧气的利与弊) * * 课题1 空气 谜 语 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 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 咀嚼无滋味,没它活不久。 (打一物质)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前热身 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吗 请你动手试一试: 用细绳把一个鼓气的塑料袋口扎紧。然后挤压。 把一个塑料杯倒扣在水中,围成一段气柱,用针刺破塑料杯,杯下沉,空气逸出水面上升。 你想到了吗? 活动与探究 1、 很久以前,人们认为空气只是单一的某种物质。 2、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利分别制得了氧气。 空气发现史 瑞典化学家,瑞典科学院院士 。氧气的发现人之一,发现了氯气;同时对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都有深入的研究。 舍 勒 (1742—1786) 化学家风采 (1733—1804) 英国化学家,自学成才的气体化学大师。 普利斯特利 化学家风采 3、 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第一次用实验证明了空气中有氧气和氮气。 空气发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