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 失业与通货膨.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方经济学 失业与通货膨.ppt

/jr100/jr100/2009-05/01/content_6142054.htm 通胀乐天派(图) 玖 月   “高薪”两个字可以让大脑得到愉悦。比如薪水随着通货膨胀物价暴涨而升高,即使还只能买那些东西,人们也还是会更开心,这就是经济学中的“货币幻觉”。你也是个货币幻觉下越通胀越开心的人吗?   1.你的血型是?   A O型或B型血   B 不清楚   C A型或AB型   2.看到电影里主人公找到海盗宝藏,虽然知道那些珍珠钻石都是塑料的,还是会有点动心?   A是有些兴奋   B不知道   C切,又不是小孩子,真傻!   3.一块黄金和一箱等额的钞票,你选哪个?   A钞票,看着一大叠就开心   B无所谓   C只要黄金   4.你要辞职,老板为了挽留,给你两个选择:升职或加薪。   A加薪吧,钞票最实惠   B还是要走   C考虑再三,还是决定留下升职   5.在沙漠里迷路,却意外发现金矿,不带一些在身上似乎很可惜。   A多带一些就对了,万一能出去就发财啦 B只带一点点,增加重量就是增加危险   C还不如带水,有钱没命花有什么意义   16分以上 通胀穷开心   看到薪水单上的数字不断增加就觉得很爽,却没有注意到,按现在物价增长的幅度,这些收入还是只能买原来的东西。不过就算是这种没有实际意义的财富,也会让你感到开心。就算身处险境,看到宝藏还是会引发你的兴奋点,有点“见钱眼花”。   建议:你并非纯粹的贪心,而是喜欢占有物多多益善的感觉。消费前请算一下,你吃一顿饭比过去贵了百分之几,而薪水增加了百分之几?   8-15分 通胀哲学家   能明确感到薪水增多带来的愉悦,说明你的大脑构造正常,不过加薪后,你多半第一个想到存钱问题。嘿嘿,往往月末才发现,其实没有余钱可存。虽然你也有货币幻觉的症状,但至少能做到量入为出,所以通胀加薪也不会引起你的疯狂败金行为。   建议:薪水增加也别先急着存钱,当心到了月底赤字时才发现没有可以动用的现金哦!   8分以下 通胀经济家   有多少钱不是重点,重点是手里的钞票能换回多少柴米油盐。你在财富价值方面理智得近于悲观。老板说要给你加薪?你很清楚薪水的意义:能提高生活质量才算得上真正的加薪,否则薪水无论怎么升高都是通货膨胀带来的扯淡。   建议:在目前基础上,可以稍微攒些钱。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说不定过几天通胀结束,你手里的钞票就会升值。   □ 出题/玖 月   漫画/郑驷齐   ●A=5分 B=2分 C=0分 * 威廉·菲利普斯 出自 MBA智库百科(/) 威廉·菲利普斯(Alban William Phillips)威廉·菲利普斯(Alban William Phillips,1914年11月18日-1975年3月4日)——菲利普斯曲线的提出者 [编辑]威廉·菲利普斯简介   威廉·菲利普斯(Alban William Phillips),1914年生于新西兰,1937年他到了英国,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提出菲利普斯曲线。1967年,菲利普斯离开英国,返回澳洲,任职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学教授开始研究中国经济,1975在新西兰去世。 [编辑]威廉·菲利普斯的生平   A.威廉.菲利普斯1914年生于新西兰的一个农民家庭。15岁那年,他就因为生活所迫到澳大利亚的一个金矿里做工,晚上收工后,他在昏暗的灯光下自学电机工程。1937年他到了英国,在伦敦电力局找了一份工作,还参加了英国电机工程师协会。二战爆发后他投笔从戎,在太平洋战场上作战,还在日本兵的战俘营里呆过一段艰难岁月。一直到战争结束后,32岁的菲利普斯脱下军装,到伦敦经济学院学习社会学,这时他才在课堂上接触到经济学,并深深为之吸引。其实,真正触发菲利普斯的灵感的,不如说是经济学里把国民收入视为循环流量和把经济系统视为水压机的想法(在萨缪尔森那本《经济学》里就有这样的内容)。菲利普斯据此设计了一种解释凯恩斯经济学的教学模型,他在有机玻璃的管子里装进彩色的水流,运用动力学的原理,使这些彩色的水流来流去,模拟国民收入流程。他自产自销,造了许多这样的模型卖给研究机构和大学。这个精巧的设计还帮助他谋到了一个在伦敦经济学院教书的职务。   后来,菲利普斯对稳定政策和经济动态系统的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54年他在《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封闭经济中的稳定政策》,其中讨论的就是反应滞后对宏观稳定政策的影响。菲利普斯有着那种工程师特有的根深蒂固的经验主义倾向,他总觉得在做理论思辨之前要先搞计量分析,于是,他开始着

文档评论(0)

此项为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