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模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模式.ppt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教学设计与教学研究 ——与 山亭区教师交流 课堂的改革在于理念 教育是什么?学校是什么?课堂是什么?学习是什么 ?知识是什么?学生是什么?教师做什么? 课堂是什么?《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给课堂下的定义是:“课堂是教师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的地方。” 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这一定义修改了, “课堂是交流的地方。” 新课堂的价值追求 从教知识向育人的转变——目的(针对应试教育的倾向) 从灌输向对话转变——方式(针对满堂灌、机械训练的现象) 从一维目标向三维目标转变——内容(针对教学内容应试化的倾向) 课堂教学模式 由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构成的逻辑联系的教学环节、结构、程序。 王敏勤: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新的课程标准,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和理念,需要有稳定的教学模式,才能使学校的教学经验相对固化下来,便于青年教师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尽快入轨。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指导下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和基本框架,是课改理念的基本载体,任何新的教学思想教学原则都要通过课堂教学模式来落实,所以有些专家说:课改进入深水区,改到深处是模式。 这一框架由五部分组成: 环节 操作要点:教师的活动、学生活动 原则与依据:学生活动原则、教师活动原则 实质 理论基础 1.引入环节:教师的准备 1.知识回顾。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教师要提炼出新旧知识的结合点。 2.情景设置,揭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明确教学目标,知道学什么。 4.问题设计,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思维活动的方向和程度。 以上内容体现在课堂导语和学案中 规范集体备课内容 1.知识点与知识结构; 2.突出重点与解决难点的方法 3.课标要求; 4.——教学目标 5.问题设计 6.典型例题——思路与方法 7.练习题 8.作业题 9.情境 10.学科思想 根据1---3撰写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5——10 规范学案内容 1.学习目标 2.问题设计 3.生成的问题与感悟 4.练习题 5.总结 学案是学习任务清单;是学习过程的记录; 学习什么比怎样学习更重要。教师的作用首先体现在深入挖掘教材和领会课标的前提下明确学习的内容,是撰写教学目标的前提。 李慧慧:备课要大量地查阅资料 1、查阅美国科学家詹姆斯·沃森写的两本著作: 《DNA—生命的秘密》 [美] 詹姆斯·沃森;安德鲁·贝瑞;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双螺旋》 [美] 詹姆斯·沃森; 科学出版社; 2、查阅参考书: 《生物化学》第三版 王镜岩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生物化学》第二版 黄熙泰等;化学工业出版社; 3、查阅詹姆斯·沃森的近期研究方向: AACR(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美国癌症研究学会 官方网站网址: /home/scientists/aacr-academy/inaugural-class/james-watson.aspx 4、查阅沃森以及克里克在1953年发表于《Nature》上的关于DNA分子结构的论文:下载地址NCBI Pubmed数据库 网址:/pubmed/ 5、在维基百科查阅沃森、克里克、威尔金斯、鲍林以及富兰克林等科学家的个人经历及贡献; 知识的来龙去脉 教学不能只是交代知识的结论。要揭示出 科学发现的过程,使学生能够体验科学探索是在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前进的。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 历程简介: 1951年,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沃森和克里克在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相识,两人立志要构建出DNA的结构模型,揭开DNA的神秘面纱。他们借助于威尔金斯提供的DNA衍射图谱,推算出DNA分子呈规则的螺旋结构,然而却不能确定到底是三螺旋还是双螺旋?【问题一、链数之谜】 链数之谜困惑了沃森和克里克相当长的时间,此时,科学界的超级巨星,模型建构法的原创——鲍林(1954年诺贝尔化学奖,1962年诺贝尔和平奖),已率先发表论文提出了DNA的三螺旋结构模型。 沃森急切的拜读了鲍林的大作,然而却发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鲍林的模型中有严重的结构错误,他把DNA里代表酸的缩写A除掉了,他提出的结构甚至不属于酸类。于是他们果断的否定权威,更加紧了研究的步伐,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终于发现最新的DNA密度测量的结果更倾向于双链结构。于是他们将研究的重点移到了双螺旋模型的构建。【否定权威】 链数之谜已破解,然而却又面临着新的难题:骨架与碱基的排布之谜,两条链究竟如何排布,依靠什么作用力偶联在一起?【问题二、排布之谜】 根据他们获得的最新信息:1、诺丁汉大学提出碱基必须由氢键彼此连接;2、富兰克林等根据衍射图谱分析推断出骨架在外侧,碱基在内侧,螺旋的两

文档评论(0)

2232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