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区土地二次开发制度供求冲突与制度创亲——基于案例与城市政策实践分析.pdf

工业区土地二次开发制度供求冲突与制度创亲——基于案例与城市政策实践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地市场 工业区土地二次开发制度供求冲突与制度创新 — — 基于案例与城市政策实践分析 何芳 ’,龚芯欣 ’ (1.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92) 摘要:伴随城市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x-AN区土地二次开发需求越来越迫切。通过对开发 区土地二次开发案例分析,剖析我国土地二次开发制度需求与供求冲突;通过梳理我国各城市的地方创 新政策,探究二次开发 自下而上的制度供给创新方向;以此为借鉴,提出我国工业园区二次开发模式和制 度创新顶层设计建议 关键词:工业区土地,二次开发,制度供求,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138一(2013)12—0048—55 收稿 日期:2013—11—10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理论认为,制度 方政府顺应着市场需求开始尝试进行着制度条款 变迁 的本质是一种更有效益的制度取代相对低效 的突破,寻求制度创新。 的制度。人们对制度变迁的需求就是对效益更高 从各地工业园区二次开发的实践来看,不同 的新制度的需求。制度供给则是新制度的 “生产 的盘活模式均受到现有土地制度的限制,土地制 者”在制度变迁收益大于制度变迁成本的情况下 度的供给已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土地制度处于非 设计和推动制度变迁的活动。土地制度供给指是 均衡状态,供求冲突明显。在此背景下,各城市纷 国家关于土地产权、管理等各种行为的法律、法规、 纷出台地方性法规,用于解决工业园区存量土地 规章、政策的集合,规范、限制和引导土地管理实 盘活过程中的政策瓶颈。本文拟通过调研上海金 践,目标是使土地实现最高效率配置。按照v.w.拉 桥出口加工和上海漕河泾开发区土地二次开发的 坦、林毅夫等学者的分析,制度的供给方应该是政 真实案例,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供给 府。然而随着各种条件的改变,一些制度的规定阻 和需求理论,分析工业园区二次开发制度供给冲 碍土地利用效率的发挥,产生了制度的新需求,形 突;同时梳理和探讨各城市工业园区二次开发政 成与旧有制度的冲突。市场开始自觉和不自觉地突 策创新实践,找出制度发展趋势,为提高我国工业 破原有制度约束,寻找制度的盲点。与此同时,地 园区二次开发制度创新提出建议。 土地市场 1从 “蒂森克虏伯案例看制度供求 后,对其己使用土地和剩余土地进行分割,并由金 “蒂森克虏伯”案例的土地盘活模式是典型的 桥股份公司回购剩余土地的土地使用权,最终再 市场流转模式,该模式通过土地二级市场来完成。 经金桥股份公司转让至蒂森克虏伯公司。此被转 在我国现行土地供给制度下,土地二级市场的发 让地块的价格由AVL公司与蒂森克虏伯公司洽谈确 展受到严格控制,市场流转制度供求冲突明显。 定。本案例最终利用 “闲置土地管理处置”的地区 1.1制度需求与供给冲突 性法规通道避让了招拍挂的环节,间接实现了“土 “蒂森克虏伯”土地盘活案例涉及三个利益主 地流转交易”。 体:上海蒂森克虏伯公司、AVL公司和开发区管委会。 在工业园区中存在很多类似 “蒂森克虏伯案 上海蒂森克虏伯公司为 目前注册在金桥开发 例”的情况,园区内低效闲置土地有土地使用权转 区内的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由于年产量迅速增加, 让的诉求,而急需产业扩张发展的企业有获取新 公司有强烈的土地扩张需求,但其所在的金桥北

文档评论(0)

lizhencai09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0124015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