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洋浮游生物》概述.doc
《海洋浮游生物》概述
绪论
1.浮游生物:是指在水流运动的作用下被动地漂浮于水层中的生物群。
2.浮游生物的特点:多数个体很小;缺乏发达的运动器官,运动能力;多数分布于水体的上层或表层。
3.海洋浮游生物学:是一门研究海洋浮游生物的生命现象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4.海洋浮游生物学与生物科学、海洋科学及水产养殖、海洋地质等学科都有密切的关系。
5.浮游生物的生态类群(按营养方式):
浮游植物:包括单细胞藻类(也包括细菌)。其特点是:营养方式为自养方式,其中,藻类具有叶绿素或其它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水域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细菌是生态系统的还原者(也可以是生产者)。浮游植物一般分布于海洋的真光层。
浮游动物:包括原生动物、水母、轮虫、甲壳类、毛颚类、翼足类、异足类、被囊动物、浮游幼虫、仔鱼、稚鱼等。其特点是:营养方式为异养方式,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依赖已有的有机物为营养来源,多为滤食性。浮游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可分布于真光层,也可分布于较深的水层。
6浮游生物的生态类群(按个体大小分):
海洋浮游生物
类别 大小 (μm) 种类组成 超微型(Pico-plankton) 2 细菌、金藻 微型(Nanno-plankton) 2- 20 微型硅藻、甲藻、金藻、绿藻、黄藻 小型(Micro-plankton) 20- 200 硅藻、蓝藻、原生动物、小型甲壳类 中型(Meso-plankton) 200- 2000 小型水母、桡足类、枝角类、介型类 大型(Macro-plankton) 2000- 10000 水母、大型桡足类、磷虾、樱虾、被囊类 巨型(Mega-plankton) 10000 大型水母、大型甲壳类、大型被囊类 浮游动物
类别 大小 小型浮游动物 200 微米 小的中型浮游动物 200 微米- 10 毫米 大的中型浮游动物 1- 20 毫米 大型浮游动物 2- 10 厘米 7.海洋浮游生物的经济意义:
有利方面:浮游生物是海洋经济动物的饵料基础;浮游生物是鱼类洄游路线和渔场的标志;浮游生物是海水养殖的重要饵料;一些海洋浮游动物是人类的食物;浮游生物可作为海流的指示种;浮游生物有助于勘探海底石油;浮游生物有助于研究海洋古地质和古环境;浮游生物有助于研究、防治海洋环境污染;
不利方面:浮游生物可造成赤潮,危害海洋捕捞业和海水养殖业;浮游生物可破坏鱼网,捕食幼鱼;浮游生物会暴露军舰的夜间航行路线;浮游生物可聚集而形成声散射层--假海底;
硅藻
海洋浮游植物的经济意义:
浮游植物是海洋中的初级生产者,是海洋动物直接或间接的饵料,在海洋渔业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浮游植物是海流和水团的指示生物,在生物海洋学研究中意义重大。
浮游植物能富集污染物质,在海洋环境保护研究中有重要意义。
2.海洋浮游植物的主要类别
原核细胞型生物:细菌;蓝藻门;
真核细胞型生物:
硅藻门:是最重要的浮游植物,将重点介绍。
甲藻门:是很重要的类别,大多种类是赤潮生物。
绿藻门:是海水养殖中的重要饵料,如盐藻、扁藻、小球藻。
金藻门:在海水养殖中也有重要地位,有些种类是良好的饵料。
黄藻门:大多生活于淡水。
隐藻门:主要生活于淡水。
眼藻门:淡水中多,且个体极小,不易采到。
3.硅藻的形态构造
细胞外形和结构:硅藻是具有色素体的单细胞植物,也常由几个或很多细胞连结成各式各样的群体。细胞壁富含硅质,成为坚硬的外壳。壳分为上、下两个,如同小盒似地套在一起。套在外面、较大的称为上壳,套在里面、较小的称为下壳)。上下壳的壳顶都称为壳面或壳瓣。壳边称为相连带,上、下相连带总称为壳环或壳环带,该面称为壳环面。壳面向相连带弯转的部分称为壳套。
硅藻细胞壁上都具排列规则的花纹,主要有:点纹(点条纹);线纹;孔纹;肋纹。
纵沟或壳缝:羽纹硅藻的壳面上沿纵轴有一条裂缝,称为纵沟。纵沟可能是羽纹硅藻的行动器官。
细胞表面突出物:细胞表面突出物是细胞壁向外伸展而形成的,有突起、刺、毛、膜状突起和胶质突起等。它们都具有增加浮力和相互连接的作用。
4.硅藻类的繁殖有营养繁殖、复大孢子、小孢子和休眠孢子等四种方式
复大孢子:硅藻细胞经多次分裂后,个体逐渐缩小,到一定限度.这种小细胞不再分裂 而产生一种孢子,以恢复原来的大小,这种孢子称为复大孢子.
5.硅藻的分类
硅藻的分类依据为:纲的特征以壳面花纹为主。
花纹呈同心的放射状排列.不具壳缝或假壳缝——中心硅藻纲(中心纲)
圆筛藻目、盒形藻目、根管藻目
圆筛藻目:单细胞,或以壳面相连成链状或靠胶质丝连成链状,或埋 于胶质内;细胞常为圆形、鼓形或圆柱形、透镜形等。横断面圆形;壳缘平滑,有的种类壳缘具 小刺。
花纹左右对称,呈羽状排列,壳缝或假壳缝 ——羽纹硅藻藻纲
甲藻
1.引起赤潮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