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4洞穴微生物沉积碳酸钙理化条件分析研究的意义……………………………29
4,5本章小结……………………….………………………………………………..29
第5章洞穴微生物沉积碳酸钙的模拟实验与原始沉积作用的对比研究…………31
5.1洞穴微生物沉积碳酸钙的模拟实验结果………………………………………31
5.1.2微生物沉积碳酸钙晶体形态及元素特征………………………………….34
5.2沉积碳酸钙菌种的鉴定结果……………………………………………………36
5.3洞穴微生物沉积碳酸钙的模拟实验与原始沉积作用的对比分析……………37
5.3.1晶体成分对比分析………………………………………………………….37
5.3.2晶体形态特征对比分析…………………………………………………….38
5.3.3沉积物碳同位素对比分析………………………………………………….42
5.4本章小结…………………………………………………………………………43
第6章结论与展望……………………………………………………………………45
6.1主要研究结论……………………………………………………………………45
6.2展望………………………………………………………………………………………………………一46
参考文献……………………………………………………………………………….47
附蜀专……………………………………………………………………………………………………………….53
致{射………………………………………………………………………………………………………………55
作者简历……………………………………………………………………………….57
摘要
岩溶洞穴微生物沉积碳酸钙研究及其环境
意义
自然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蒋建建
指导教师刘子琦副教授贺秋芳实验师
摘要
洞穴沉积物研究用于恢复重建相关地区吉气候环境,并探讨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地球气
候变化趋势是当今岩溶洞穴研究的热点,但是洞穴沉积物影响因素众多.其同位素信息常存
在异常分布难以解释的现象。
为了解洞穴微生物沉积碳酸钙作用对洞穴沉积物沉积过程的影响,本研究结合传统生物
学方法与现代分子学技术,采集贵州中西部地区四个岩溶洞穴沉积物表面的微生物样品。利
用B.4培养基对洞穴细菌进行筛选和纯化,分离出能沉积碳酸钙的菌种。观察和了解洞穴细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晶体结构特征,探讨了洞穴微生物沉积碳酸钙菌种的广泛
性及沉积作用的普遍性。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研究微生物沉积作用对其生存环境的酸碱性、离子浓度、沉积量
的影响,本研究从有现代监测的石将军洞进行微生物的二次取样。结合洞穴监测数据和理化
背景资料,利用B.4和B.4c培养基进行了微生物沉积过程的理化条件分析。并进一步模拟洞
穴滴水动态过程研究微生物沉积碳酸钙作用,结合洞穴原始沉积物的晶体形态特征及同位素
信息,对微生物沉积碳酸钙作用对原始洞穴沉积作用的影响做一探讨。得出以下具体结论:
1.本研究为筛选沉积碳酸钙菌种,从贵州中西部的岩溶洞穴中进行了两次微生物取样。初
次选择四个岩溶洞穴进行取样,4个洞穴中都筛选到能沉积碳酸钙的菌种,共筛选出31株单
菌分离培养,其中12株表面产生大量的白色颗粒物或固体结晶。并对有现代监测的石将军洞
进行了二次取样,筛选出18株能沉积碳酸钙的菌种,且多个取样点都存在编号为SJJ.8.7的
同类菌种。经菌种鉴定SJJ.8.7为诺卡氏菌属,该菌属广泛存在于土壤中。菌株筛选结果表明,
土壤微生物由裂隙水或管道水被带入洞穴,且在洞穴中广泛存在,对洞穴沉积过程产生影响。
2.菌釉筛选和模拟试验后,对微生物沉积碳酸钙的晶体形态、元素、晶型等进行分析。XRD
结果显示:在无M92+的B.4培养体系中主要以方解石、球霰石或者二者的混合为主,而在同
时添加了M92+和Ca2+的B.4C及D.4体系主要以方解石的形式存在。此外,石将军洞3个微
生物取样点处的次生沉积物除方解石外,存在文石晶体。但本研究中未见文石晶体,也未见
其他形式的碳酸钙沉积物。元素分析显示,与洞穴取样点原始沉积物一致,微生物沉积物主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要以C、O和Ca为主,未见M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电暖劳务分包简单合同范本(真题5篇) .pdf VIP
- 2025长沙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聘员工29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快手磁力金牛营销师(初级)认证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2025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初一)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新课标,新教材).docx
- 人教版2025-2026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pdf VIP
- 无人机概述PPT幻灯片课件.ppt VIP
- SAP项目投标建议书_主数据标准化、BOM和条码方案.ppt VIP
- SAP项目投标建议书_基本模块方案.ppt VIP
- 常用磁芯及应用功率 对照表.pdf VIP
- 风电场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手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