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工業革命及初期的影響.ppt.ppt

  1. 1、本文档共9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工業革命及初期的影響.ppt.ppt

解析 圖中有一排紡織機,可判斷為一家紡織工廠,被鞭打奴役的是兒童與女性。十八世紀後期,英國開始工業革命,首先發展在紡織業上,紡織工廠中以女工為主要勞動力的來源,也有童工,由於當時尚未有工廠法的訂立,工人在工廠中經常受到雇主的壓榨,被強迫長時間的勞動,處在不良的工作環境中。 英國詩人但尼生在1847年寫下一首詩:「男人在戶外,女人在家裡/男人使劍,女人拿針/男人有腦,女人有心/男人發號施令,女人順從遵行/若不如此,混亂必行」這首詩反映出十九世紀中葉的那一種觀點? 【98指考】 (題目未完,接續下頁) (A)下層階級因經濟改善,主張女性不 必外出工作,可以賦閒在家  (B)平民階層因工業革命後工作機會大 減,主張女性應該在家工作  (C)中產階級主張女性不應該外出工 作,認為男、女內外必須有別  (D)婦女階層因性別意識高漲,主張女 性不需負起家庭經濟的重擔。 解析 (C) 詩句出自英國詩人但尼生(Alfred Tennyson)之作,從中可以明顯感受兩性各司其職且不平等的關係。在保守的倫理觀念下,中上階層已形塑出「淑女」的形象,其實是在中上階層的女性身上加諸種種規範,將之禁錮在家中,只能成為柔順的女兒、妻子、母親,許多詩文、小說都鼓吹這種「淑女」形象,但十九世紀由於女性已意識到這種問題與束縛,開始尋求解放與爭取平等。 解析 英國倫敦某工廠的童工 許多資本家僱用薪資較低的童工,以降低生產成本,這些童工被迫長時間工作,也無法接受教育。 童工的處境 工業革命早期,童工遭遇很可憐,工作時 數往往長達16個小時,並從事各類勞動甚 至危險的工作。 女性就業 十九世紀中期,大量未婚女性已進入職場從事生產工作,婚後則進入家庭。圖為描繪1851年時,英國一家紡織工廠中女性員工作業情形。 婦女在操作織布機 婦女正在生產線作業工作 吶喊中的工人 工業革命中,勞資雙 方的問題常受忽略。 1812年諾丁漢發生最 早的工人反抗活動, 他們砸毀造成他們生 活苦難的新式機器。 工會發動罷工 【91學測】 十八世紀一位英國學者針對「圈地運動」前後的變化,指出:「過去小土地所有者和小租地農民,靠自己耕種土地的產品和公有地上放養的羊、家禽、豬等維持自己和家庭的生活,幾乎不必向市場購買。如果土地落到少數大租地農場主手中,他們就必須為別人勞動才能維持生活,而且不得不到市場上去購買自己所需要的一切。因為將有更多尋找職業的人被趕到城市裡去,城市和手工業工場將會擴大。」根據上述資料,應如何理解「圈地運動」及其影響? (題目未完,續下頁) (A)圈地運動使農民流離失所,為英國社會帶來動亂,直接導致英國王權的解體 (B)圈地運動使英國農業支離破碎,成為後來中產階級必須克服的難題,因而延緩工業革命的發生 (C)圈地運動迫使人們仰賴市場供應生活物資,反而提升農業生產效率,為後來工業革命打下基礎 (D)圈地運動使農村勞力移向城市,對後來英國工業革命的發生構成不利的影響。 解析 (C) (A)圈地運動並未直接導致英國王權解體;(B)、(D)圈地運動將農業耕作單位集中化,使農村過剩人口湧入城市,成為工業工人的主要來源,有助工業革命發生。 解析 近代工業革命的主要動力之一是技術的創新。在十八世紀的工業革命中,英國工業的技術創新如何產生? (A)科學革命發現新理論,工業家將這些理論直接應用於生產,帶來技術的創新 (B)時值啟蒙運動,哲士熱衷於傳播科學知識,廠商將這些知識轉變成生產技術 (C)此時的技術創新大都是技術工人為因應現實需要,改良原有機械裝置的結果 (D)在殖民地戰爭中,英國擊敗法國,控制了印度,從印度引進先進的紡織技術。 【91指考】 解析 (C) 十八世紀英國工業技術創新最大的動力就是生產供不應求。1733年所發明的「飛梭」提高手工織布機的效率,於是棉紗供不應求,促使紡紗機的出現與改良。棉紗既大量出產,動力織布機乃應運而生。 解析 【99指考】 解析 1789年7月14日巴黎巴士底獄遭市民攻陷,這個消息在十三天之內已經傳抵西班牙的馬德里,但在距離法國首都只有133公里的皮隆尼(Peronne),卻是在第二十八天才獲悉這件事情。當時導致消息傳播速度差異的最可能原因是什麼? (A)巴黎與其他地區的革命份子意見不合,有意封鎖消息 (B)城市間的海上交通比城鄉間的陸上交通更為便利快速 (C)巴黎革命份子為迅速獲得西班牙支援,積極向外求助 (D)法國各地區發生的許多暴動和革命行動影響交通傳播。 (B) 解析 十九世紀後期,西方國家的主要鐵路幹線始完成,在此之前,水路交通因海上貿易興盛,遠較陸路交通便利。 按一下滑鼠,接續下題 【99指考】 解析 某地曾發生這樣的變化:短短數十年間,國家面貌發生了變化。幾世紀以來未曾圈圍的空地和公共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