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曼德拉一生致力反對南非種族隔離政策,他曾遭監禁長達二十七年,但他在一九九○年獲釋後卻轉為推動全國和解與寬恕,與當時的白人政府總統戴克拉克因聯手終結種族隔離制度,一起獲頒諾貝爾和平獎,並在一九九四年當選為南非首位黑人總統。他被譽為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政治家之一, 更有「全球總統」之稱。 曼德拉語錄 沒有人一生出來就會因為膚色、出身或宗教信仰去恨一個人,恨需要學習,既然人們可以學會恨,那麼同樣可以教會他們愛,愛比恨更容易走進人的內心。 〈勸和論〉:「天地有好生之德,人心無不轉之時。」 〈勸和論〉 談多元族群融合 一、快問快答 為何鄭用錫認為人心之變,自分類始? 「其禍倡於匪徒,後遂燎原莫遏,玉石俱焚,雖正人君子,亦受其牽制而或朋從之也。」 盜匪為了結黨作亂而分化族群,最後演變成正人君子也受牽制,走向族群對立,這便是台灣人失和的原因,也因此作者有此立論 鄭用錫認為何種情況不可不分類,何者為不可分? 「夫人與禽各為一類,邪與正各為一類,此不可不分。乃同此血氣……無分土,無分民」 人與禽獸、邪與正乃不可不分的情況,而同血統國家,乃至於四海之內的兄弟為不可分。 為了勸阻百姓停止械鬥,鄭用錫如何從地緣關係來勸說? 「同為國家之良民,同為鄉閭之善人,無分土,無分民,即子夏所言『四海皆兄弟』是也,況當共處一隅?」 不管來自何地,只要是在台灣,同樣是台灣人,彼此應不分地域、不分種族,既是同居一府的兄弟親人,豈可互相械鬥呢? 鄭用錫如何從文字學的角度來勸民和睦相處? 「友從兩手,朋從兩肉,是朋友如一身左右手,即吾身之肉也。」 朋友二字,從字形字義來看,正如身體的左右手,都是自己身上的肉,不可互相衝突。 鄭用錫認為臺灣分類械鬥以何處最嚴重呢? 「顧分類之害,甚於台灣,台屬尤甚於淡之新、艋」 台灣分類械鬥,以淡水廳的新莊、艋舺特別嚴重 鄭用錫認為臺灣族群的分類是以何為標準? 「有分為閩、粵焉,有分為漳泉焉。閩、粵以其異省也,漳、泉以其異府也。」 分類的標準即是:漳、泉的差別是因為不同府別,閩、粵的差別來自於不同省籍 鄭用錫如何描述分類械鬥對新莊、艋舺的影響? 「(新、艋)自分類興而元氣剝削殆盡,未有如去年之甚也。干戈之禍愈烈,村市半成邱墟。」 經過分類械鬥的摧殘後,此處已大半成為廢墟 鄭用錫於勸和論文末表達了什麼心願? 「願今以後…… 既親其所親,亦親其所疏,一體同仁,斯內患不生、外禍不至。」 希望人人相互親愛,使內患外禍不再降臨 二、勸說名篇比較 〈燭之武退秦師〉與〈勸和論〉都是以勸說為目的作品,試比較之。 寫作背景 :秦、晉圍鄭,鄭文公請燭之武遊說秦穆公退兵 勸說技巧 : 1.動之以情: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 2.說之以理:越國鄙遠有其難度 3.扣緊利害:扣緊秦穆公欲西進的野心,說明亡鄭將陪鄰, 若舍鄭為東道主,行李往來,能共其乏困 4.挑撥離間:明之以史、惕之以後患 5.以對方為前提:處處為秦謀,不為鄭謀 結果:秦國退兵 燭之武退秦師 勸和論 寫作背景:咸豐二年起,淡水廳北側的漳、泉二大族群械鬥不止,身為竹塹進士的鄭用錫,擔心族群械鬥對臺灣的負面影響,企圖化解,於是撰寫勸和論積極勸說。 勸說技巧: 1.勸之以理:從地緣、文字、法律等層面,說明 分類的不良後果 2.明之以史:新艋械鬥之慘烈,村市半成邱墟 3.共同願景:鬥爭消弭,台灣將成樂土 結果:雖各地族群械鬥稍為平息,後又功虧一簣 WHY? 利害關係? 勸和論未能明確指出停止械鬥的利益,只是概略地勾勒一個共同的美好願景 勸說立場的差異? 勸和論並未站在對方立場設想,僅以客觀的角度分析 心理的掌握? 勸和論並未掌握族群間為何爭鬥的心理因素去調停 三、省思:多元族群融合 請先看看這張 圖片,它傳達了 什麼訊息? 夷夏之辨 《左傳》:「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論語》:「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 「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無) 也。 」 《孟子》:「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 也。」 現今電影中,其實有許多相關的 議題探討…… 猩球崛起 X戰警 鄭用錫認為分類是衝突的濫觴,現今社會中,有哪些分類現象? 面對分類帶來衝突,我們可以怎麼做? 鏡頭在一開始帶我們從女老師的視角看課堂外的景象,請問她看到什麼? 女老師在課堂內所進行的界線遊戲,你覺得那條線代表什麼? 請問這個遊戲有何用意? 4.透過這段影片,你覺得它提供了什麼消弭衝突的方法? 5.省思:我們還能怎麼做? 族群融合並非是同化,而是以各族群文化認同為基礎,互相尊重、了解、接納,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