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8课 金黄的稻束 地之子 半棵树 边界望乡
品味诗歌语言 诗歌,以其内容的含蓄概括、意境的深邃幽远、手法的丰富灵活、语言的形象凝练而获得了恒久的生命力。高尔基曾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鉴赏诗歌的语言,不仅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 一、推敲诗歌用字的准确 诗歌往往用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表现人物的内心和环境特点。如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这首诗以妍美的生活意象体现幽怨的情思,读者不难发现,“打”正是少妇当时的动作,而这个动作又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爱唱歌的黄莺吵醒美梦的怨和对征战在外的丈夫的无比思念,一个“打”字使生动活泼、娇憨真情的闺妇宛在眼前,平淡之中蕴含神奇。 二、品味诗歌词语的弦外之音 诗歌语言往往具有跳跃性,抽去有形的连线把相距较远的事物放在一起。如王建的《雨过山村》:“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姑妇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闲看中庭栀子花”,事实上没有一个人“闲着”,只是诗人在此没有从正面说,却要从侧面落笔,用“闲”衬忙,花闲,人不闲,兴味尤饶。 三、体味各种修辞手法 诗歌语言具有多义性,要理解诗歌的语言,就必须理解透那些寓静于动、寓抽象于具体的手法。如《半棵树》,诗人表面上写一棵遭雷劈的树,实际上用半棵树象征那些桀骜不驯的生命,象征秉守正道、维护尊严的知识分子的不屈的抗争精神与充满韧性的战斗传统。又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人格化的“闹”字,化静为动,写出了盎然的春意,意态传神,动感十足。 四、注意音韵、平仄与节奏 为增强诗歌语言的音乐性,诗人往往借助外在的押韵、平仄、节奏等手段来达到这一目的。李清照的《声声慢》,开篇连用七组叠字,一下子就显示出与“诗”截然不同的语言特点,加上后面梧桐细雨“点点滴滴”,一共九组叠字,使人油然有一种“如诉如泣”的感觉,带给人压抑沉郁的感受。词人用它们来表现自己孤苦伶仃、寂寞感伤的心境,恰切形象。这首词在声韵上也极富特色,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节奏感极强。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对作品的语言表现力作具体的、深入的挖掘,有助于准确把握作品的立意和思想感情倾向,进入作品美的意境。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1.从全诗看,“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除了明指“秋天”外,还隐指何时? 2.“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有何寓意? 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3.本诗的最后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4.探究诗人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的意图。 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用“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与“金黄的稻束”形成一个反差,从而突出凝结在“金黄的稻束”上的所思所想。 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的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 * * * * * * 金黄的稻束 地子 半棵树 边界望乡 1.理解诗歌的抽象哲理如何与感性形象有机结合。 2.领会诗歌中的象征意蕴。 3.体会诗人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和诗人的思想情感。 1.《金黄的稻束》写的是秋天的一片静穆,诗人不单是借景抒情,更是力求通过具体的物象和对人类存在的联想和思索来把握更本质、更具有思想含量的诗意。 2.《地之子》是一首“作为人子的深情”的恋歌,以舒缓而庄重的笔调把对大地母亲的一往情深传达得炽烈而深沉。 3.《半棵树》这首诗可以说是一首咏物言志诗。全诗以“半棵树”作为核心意象,以“半棵树”为题目,给读者一种残缺感,一种与通常生活经验中作为完整形象的“一棵树”相背离的陌生感,一种视觉的冲击力。 4.乡愁是人生永恒的境遇,是文学不绝的母题,具体到一个作家,这种乡愁又与时代紧密联系。怀乡的游子有着自己的父母乡土,有着童年故乡的美好回忆,这又是作家个人的独特体验。洛夫的《边界望乡》,感情是个人的,又是时代的,它的深层情结则是超时空的。 1.郑敏(1920— ),“九叶诗派”诗人,福建闽侯人。1943年于西南联大哲学系毕业后赴美国布朗大学留学,1951年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1960年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讲授英美文学,是“九叶诗派”中一位重要的女诗人。著有诗集《寻觅集》《早晨,我在雨里采花》《九叶集》(合集),论文集《英美诗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草地复垦协议书范本最新.docx VIP
- 经典英文故事绘本_Winnie the Witch 女巫温妮_亲子读物.pdf VIP
- 铁道工程概论课件学习课件(共165张PPT).ppt VIP
- 25法考柏浪涛-刑法每日一题(1-165题).pdf VIP
- 箱涵监理规划.doc VIP
- 小学生中国象棋入门课件.pptx VIP
- IMT-20306G推进组2024年6G通信感知一体化协作感知关键技术前沿报告72页.pdf VIP
- 业主业主委员会精品课件.pptx VIP
- 美剧剧本绝望主妇台词本中英文对照精排版第一季第一集.pdf VIP
- 2025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及答案(完整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