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洋义赈会述论.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洋义赈会述论.PDF

20053 华洋义赈会述论 ( 武汉大学历史系 430072) : , 。, 、、。, , 。, , 。 。 : 华洋义赈会的全称为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 以下简称华洋义赈会) 。其英文 称是: China International Famine Relief Commission, 可缩写为CIFRC。该会成立于1921年, 迄今已有 80 多年历史。截止目前, 有关研究华洋义赈会的两本著作均出自外国学者之手笔: 一本是美国学 者Andre James Nathan(黎安友) 著的5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史6( 哈佛大学出版社1965 年出 版) ; 一本是日本学者川井悟著的5华洋义赈会与中国农村6( 京都大学人文学研究所研究报告 之一, 1983 年出版) 。国内一些学者研究近代合作经济的论著对华洋义赈会的活动有所涉及, 但对华洋义赈会的专门研究尚未引起重视。本文拟对华洋义赈会进行初步研究, 论述的内容 主要包括五个部分: 一。华洋义赈会的创办及经费之来源; 二、在河北倡办农村合作事业; 三、 把合作事业推向全国; 四、修筑公路、兴办水利工程; 五、困守与终结。如有错误失当之处, 敬祈 专家学者或知情人批评指正。 一、华洋义赈会的创办及经费之来源 华洋义赈会虽然正式成立于1921年11月16 日, 但在此之前上海等地已有华洋义赈组织 存在, 并着手开展救灾工作。 早在19 世纪70 年代, 西方传教士就开始有组织、有计划的在中国从事对灾民的救济工 作。1878年 1 月26 日, 由西方来华的传教士、外交官和商人们在中国组织起由西方国家人士 成立的第一个救济机构) ) ) 中国赈灾基金委员会, 总部设在上海。该机构以传教士为主体, 主 ¹ 要开展募集捐款, 发放赈款及物资, 搜集灾区情报等活动。 西方传教士之所以热衷于在中国 受灾地区开展救济工作, 首先是他们认为救济工作是一种理想的传教手段。正如当时英国在 华传教士李提摩太所言:/ 我在灾民中发放赈款, 对于广大的民众是一个可以使他们信服的证 ¹ 顾长声著: 5传教士与近代中国6 ,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年版, 第289页。 # 25 # 据, 证明我的宗教是好的。0 ¹ 1906年,/ 江苏北部淮安、徐州、海州一带大雨不止, 淮水陡涨, 溃堤泛滥成灾, 淹没田畴, 损坏庐舍, 溺死灾民数万, 待赈甚急之际, 上海中西人士乃合组华洋义赈会, 急救水灾, 本会定 , 遂仿于此。,,是时正副会长为吕海寰君、盛宣怀君、西人副会长为江海关税务司好博孙 君, ,凡六阅月而结束赈务, 计共用赈款六十一万二千五百三十九两九钱四分, 尚有官绅所募 1 687 819元, 拯救灾民不少, 嗣后华洋义赈事举临时办理者亦经多次。0 º 辛亥革命后, 在华传教士和其他外籍人士分别在北京、天津、济南、开封、太原、汉口和上海 等地成立了救济团体。全国性的华洋义赈会之所以于1921年创办, 其直接原因是发生在1920 年的北方5 省大旱灾。1920 年夏, 地处北方的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5省发生严重旱灾。 旱情遍及这5 省的317个县, 受害灾民约2 000万人。/ 死亡50 万人。0 » 北方5 省发生大旱之 时, 正是北洋军阀当政时期。由于军阀割据混战, 财政极度枯竭, 北洋政府只好在这一时期的 关税上附加5% 筹集了400 万元作为赈款, 交给北京国际统一救灾总会发放。除此之外, 这五 省的中外人士纷起筹赈, 成立了7 个赈团。据曾担任华洋义赈会副总干事、总干事多年的章元 善先生回忆, 当时用来作为赈济5 省灾民的赈款除关税附加所得400 万元之外,/ 各省华洋赈 团自募676 万元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