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评渡边信一郎,《中国古代·财政·国家》》.pdf
新史學二十二卷四期
二○一一年十二月 217
評渡邊信一郎,《中國古代の財政と國家》
東京:汲古書院, , 頁
2010 620
吳承翰*
渡邊信一郎的《中国古代の財政 と国家》一書,可視為其二十餘
年來研究財政史成果的總結。作者的研究領域、時間範圍皆相當廣
闊,時間上以中國古代(漢至唐)為主,領域迄今至少已包括社會、思
想、禮儀、音樂,以及本書的財政史範疇,且各範疇之間可看出有
機的聯繫,並非孤立的存在。1
本書內容除「序說」之外,按時間順序分成三部:第一部,漢代
的財政與帝國;第二部,魏晉南北朝的財政與國家;第三部,隋唐
期的財政與帝國。每部五章,全書共計十五章。序說以《資治通鑑》
唐貞元三年(787) 「百姓不樂」的故事為引子,說明中國古代財政史研
究的前提、對象和課題。全書是從社會、國家相互關係的角度,在
TAO
特定社會基礎上,分析國家支配的特質。以下先介紹各章內容,再
說明本書特點並加以檢討。
*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1 有關渡邊信一郎的研究成果,參見王德權,〈東京與京都之外—— 渡邊
信一郎的中國古代史研究〉,《新史學》,17 :1(臺北,2006.3) ,頁143-202 ;
游逸飛,〈評渡邊信一郎,《中國古代の王權と天下秩序—— 日中比較
史の視點から》〉,《新史學》,22 :3(臺北,2011.9) ,頁237-246 。
218 吳承翰 新史學二十二卷四期
第一章的主題是漢代財政運作與國家物流。作者從財政物資在
中央和地方之間進行再分配的角度,切入均輸、平準之舊題,得出
令人耳目一新的詮釋。據其所述,漢代財政特徵為地方郡國儲備大
量物資,其內容可分為:地方經常支出、向中央的上供、剩餘儲備
(委積) 。當中央指示委積向中央輸送時,稱「委輸」,向內郡、邊郡轉
輸時,則稱「調均」。作者據此架構進而指出三點:第一,中央上供
部分,一律按照每人 63 錢的標準,據各郡國人口數得出應上供總
額,地方按此上繳相應的錢、物資;第二,前漢時期商業繁榮的現
象與均輸、平準有關,但均輸、平準的本質並非商業,而是中央為
了有效率地籌措財源,促使委積進行大規模的流通;2第三,邊境軍
事問題導致中央財政吃緊,促使大司農積極介入地方委積,反映了
中央財政指揮權的確立,但「中央集權式的財務行政」尚待唐代後
半、北宋初期方得確立。
接著第二、三、四章,從財政物流轉向農民勞動的編組問題。
具體考察了百姓的力役、兵役,與刑徒、官奴婢的勞動,再勾勒出
漢代社會勞動編組的整體像。漢代農民除田租、人頭稅的實物稅
外,尚有各種兵役、力役。作者修正濱口重國的說法,對「卒更」制
提出了新解釋,並說明「踐更、居更、過更」的差異。值得注意的
是,西漢昭帝始元六年鹽鐵會議後出現「更徭」向「更賦」轉變的傾
TAO
向,本書認為這反映徭役履行從「勞動原則」向「納錢原則」的轉化。
漢代地方官府以「長官∕副官」(皇帝任命) 、「屬吏」(長官任命) 、 「卒」
(百姓正役)三層架構組成,作者以「漢魯陽正衛彈碑」為據,介紹「更
賤」(即百姓正役)的內容,並指出東漢中後期可見更賤等徭役勞動向雇
2 作者認為均輸、平準改革重點在於「財物流通的方式」,而非「流通的
財物內容」,此點與以往研究不同,值得注意。
評渡邊信一郎,《中國古代の財政と國家》 219
用勞動轉化的現象。整體觀之,漢代社會勞動編組可分「徭役勞
動」、「刑徒勞動」、「官奴婢勞動」三大項。重要的是作者指出「內
徭」和「外徭」的區別,即「郡國內部的勞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