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课改下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开 题 报 告
立项编号 LP2012004 课题名称 新课改下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课题类别 一般课题 所属学科 体育卫生艺术教育 课题负责人 田永亚 所在单位 马街镇中心完小 填表日期 2013年1月20日 联系电话 (区号) (座机)
手机
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制
2011年6月修订
一、说明
课题负责人接到立项通知书后,三个月内须组织开题。
重点招标课题的开题由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规划办”)组织,其他类别课题的开题由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高等学校科研管理部门(以下简称“所属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组织。
开题费用由课题研究经费开支,并由课题负责人先行垫支。
课题负责人应确定具体的课题实施方案,从省规划办网站()下载《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以下简称“开题报告”),并认真如实填写。
开题材料:《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评审书》(以下简称“课题申请书”)、《开题报告》。
二、开题程序
1. 开题准备:课题负责人拟定开题时间、地点、根据专家人数复印开题材料;开题组织单位聘请专家,专家人数必须为奇数,至少3人。课题组成员及相关度较高人员(如顾问)不聘为专家。
2. 开题:专家阅读《课题申请书》、《开题报告》;课题负责人介绍课题基本情况;专家提问、质询和听取答辩;专家提出建议并签署开题意见。
3. 完善并提交材料:课题负责人对照《课题申请书》,根据专家意见完善《开题报告》,并将已完善的《开题报告》纸质版(三套)和电子版报送所属单位科研管理部门。
4. 课题负责人所属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将已签署意见的《开题报告》,连同电子版报送省规划办。
5. 审核与存档:省规划办签署意见并保留纸质版(一套)和电子版存档。已签署意见的另2套退回课题负责人所属单位科研管理部门。
课题负责人所属单位科研管理部门保留纸质版(一套)和电子版存档,另一套退还课题负责人保存。
省规划办联系电话:0871-5026046 5129647,邮箱:ynsghb@126.com。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说明:专家人数必须为奇数,至少3人,由开题组织单位聘请。课题组成员及相关度较高人员(如顾问)不能聘为专家。 开题时间:2013年2月20日
开题地点:马街中心完小
组织单位:马街镇中心学校
评议专家:
专家组
姓名
职称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组长
李国建
小教高级
教育管理
马街镇中心学校
成员
杨正恒
小教高级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评估
马街镇中心学校
成员
陈家德
小教高级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马街镇中心学校
成员
成员
参与人员:田永亚、杨关琼、黄兴武
二、开题报告要点(研究内容、重点难点、研究方法及实施方案、人员分工、研究进度、预期成果等)
(请按要求要素逐一填写,限4000字内,可加页)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利用小学生想象画教学的方式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在大力倡导新课改的今天,学校教育应勇于担负起创新学习教学的重任,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因循守旧,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等,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因此,我们借助这个题材入手,通过小学生富有童趣的想象,按照自己的审美情趣运用一定的美术语言进行创造性表现,从而使小学生的求异思维、创造意识和创造想象能力得到培养。基于此,我校结合学生实际提出该课题研究。
二、理论依据及价值
(一)、理论依据
专家认为:人的主动创造精神与能力是现代人最需要的素质,而创新素质培养要靠教育,所以现代教育改革应着眼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这种培养则应当从小抓起。小学生是创造力培养的最佳时期,而美术作为一门视觉艺术,则成为了培养小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注意因材施教,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培养创造性表现能力提供了可能性:首先,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在表现活动中容易渗进自己的想法、研究和想象。有学者认为,创造有时可能是非理性的,有悖常规的,而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却正是具有那样的特征;其次,对于刚开始接受教育不久的小学生来说,什么都急于去尝试,非常愿意表现,没有束手束脚的顾虑。
基于以上种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