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课改背景下的古蔺县中学生物高效课堂论文修改稿3
新课改背景下的古蔺县中学生物高效课堂
西华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专业 2010级10班 张朝艳
指导教师:甘小洪教授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 传统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教材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通过对古蔺县中学生物高效课堂开展情况的调查、分析,总结出新课改背景下古蔺县中学生物高效课堂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对生物教学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生物高校课堂,新课改理念,新课程教材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a series of problems are existing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teaching process, 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biological efficient classroom of Gulin county middle school , analysis, summarizes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iddle schoo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of biology of high class, and some enlightenments on biology teaching.【关键词】生物高校课堂、新课改理念、新课程教材
[Key words]: biological classroom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idea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new curriculum materials.
【关键词】生物高校课堂、新课改理念、新课程教材
?,并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脱离了学生经验。
3、现行的课程体系以学科知识为核心,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强调不同学科的独立性,科目过多,忽视了科学、艺术和道德之间的联系,忽视了学科之间的整合性和关联性。
4、学生学习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加班加点、一个字看上几十、上百遍。
5、在教育评价上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把学生仅用“好”与“差”、“对”与“错”区别开来)和选拔功能,忽视评价促进学习者发展和提高的教育功能;过于强调对结果的评价,忽视了对过程评价或者说对过程评价不够;评价技术方法倾向于单一的量化评价,忽视了定性评价,或者干脆就以考试代替了评价。
6、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强调统一,忽视了地方在课程管理与开发中的作用,国家课程一统天下,对学校的积极性重视不够,教师缺乏参与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权利和机会。
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对我国的教育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来看,还是从社会发展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需求来看,还是从我们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程度来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势在必行。
新课改的全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于2001年6月正式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秋季新课程开始在国家级实验区进行实验;2002年秋季,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验区进入实验。
(二)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1、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起点和终点,是教育的本体。“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关注人这一新课程核心理念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新课程倡导这样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是有独特个性的人,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学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教师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贯彻“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
2、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特别是教学中被排斥或被忽略的人,这种人在教学中或被排斥或被遗忘。教师要同情并更好地理解这些人,要“消解优生中心”,关注全体。
如何关注学生,才能促使学生发展?
如: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以及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关注。因此,站在课程的立场看,教学改革的真正意义,并不是教得越多越好或者学得越多越好。而是,是否更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健全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三)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行为会发生哪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