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李旭 碳水化合物.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旭 碳水化合物

三、食品加工对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1.淀粉水解 2.淀粉的糊化与老化 3.焦糖化作用 4.美拉德反应 1.淀粉水解 工业上常通过淀粉水解来生产各种化工原料。常用的生产方法有酸法和酶法。 根据淀粉的水解程度度的不同: 可得到糊精、淀粉糖浆、果葡糖浆、麦芽糖浆、葡萄糖等。 糊化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淀粉粒在水中发生膨胀, 由紧密的通过H键结合的胶束加热后溶解为空隙加大、胶束崩溃的溶液,形成粘稠的糊状胶体溶液的过程。 2.淀粉的糊化与老化 水 分、 pH 淀粉结构 2 糖、脂肪 1 温 度 3 4 淀粉糊化的影响因素 2)淀粉的老化 老化:经过糊化的淀粉在室温或更低的温度下放 置后会变成不透明甚至凝结的状态,亲水力下降, 不易消化。 这是由于糊化后得到淀粉分子在低温下又自动排 列成序,相邻分子间的氢键又逐步恢复形成致密、 高度结晶状态。 老化的影响因素 1、温度: 2-4℃,淀粉易老化 60℃或 -20℃ ,不易发生老化 2、含水量: 含水量30-60%易老化; 含水量过低(10%)或过高,均不易老化; 3、结构: 直链淀粉易老化;聚合度中等的淀粉易老化; 淀粉改性后,不均匀性提高,不易老化。 老化的影响因素 4、共存物的影响: 脂类和乳化剂可抗老化,多糖(果胶例外)、蛋白质等亲水大分子,可与淀粉竞争水分子及干扰淀粉分子平行靠拢,从而起到抗老化作用。 5、pH值: 7或10,老化减弱 6、其他因素: 淀粉浓度,某些无机盐对老化也有一定程度影响 糊化与老化的关系 生淀粉 α化 熟淀粉 β淀粉 β化 α淀粉 糊化 老化 方便食品制作原理 (1)提高食品制作过程中淀粉的α化程度。 (2)在较长的时间内不易老化。 3、焦糖化反应 1、定义: 糖类尤其是低聚糖,在没有含氮化合物存在的情况下,加热到熔点以上(140-170℃),糖脱水产生的褐变。 2、影响因素 糖类熔点越低,pH越高,焦糖化越容易发生。产物主要是焦糖和挥发醛酮等。 四、焦糖化作用 三个阶段: (1)从蔗糖熔融开始,有一段时间的起泡,蔗糖脱去一分子水形成异蔗糖酐,起泡暂时停止,形成的产物无甜味有温和的苦味; (2)继续加热,第二次起泡,持续时间更长,失水量约为9%,形成焦糖酐,熔点为138℃,有苦味; (3)焦糖酐进一步脱水生成焦糖烯,继续加热形成难溶性的深色物质焦糖素。 4、美拉德反应 美拉德反应又称羰氨反应,即指羰基与氨基经缩合,聚合生成类黑色素的反应。 美拉德反应机理 b、果糖胺还可以脱去胺残基重排生成还原酮(2,3烯醇重排), 进一步生成较小分子如丙酮醛等。 影响因素 a、底物的影响; b、pH的影响:pH>3时,反应速度加快; c、其他反应物的影响; d、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美拉德反应越大; e、金属离子的影响; f、氧气的影响:加速美拉德反应。 回去动动脑吧 糖与甜味有什么关系吗?有甜味的一定是糖吗?举例说明。 说说糖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和作用 减肥能减糖吗 第三节 碳水化合物 Contents 本 节 主 要 内 容 二 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一 碳水化合物的介绍及分类 三 食品加工对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化合物,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大的一类化合物,植物可达干重的80%以上。是供给人体所需能量最重要、最快速和最廉价的物质。 (一)、碳水化合物的概念 一般可用通式Cn(H2O)m表示 水果 10% 牛奶 3% 蔬菜 0.5% 各类食物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谷类 75%-80% 豆类 25%-30% 薯类 15%-30% 水果 10% 分类 B 多糖 E 单糖 D 低聚糖 (二)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1、单 糖 指分子结构最简单,通常情况下再也不能被分解的糖类。 一般不经过消化道分解,在小肠中可以直接被人吸收。 常见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 葡萄糖是最常见的糖,也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有机物,构成寡糖和多糖的基本单位。葡萄糖是糖类中甜度适中的糖。它在植物性食物中含量比较丰富,水果中含量最多,能直接被人体吸收。 1.1 葡萄糖 果糖通常与蔗糖共存在于水果汁及蜂蜜中,苹果机番茄中含量亦较多,在糖类中,果糖是天然碳水化合物中甜味最高的糖,甜度是蔗糖的1.1-1.5倍。 果糖的口服吸收比葡萄糖慢,但吸收或静脉给药后在体内代谢比葡萄糖快。进入人体后,先在肝脏转变为肝糖,再转化为葡萄糖,也有一部分转

文档评论(0)

jiqinyu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