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森林防火第4章_第5节_林火阻隔.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森林防火第4章_第5节_林火阻隔

第4章 森林火灾预防 五、林火阻隔 定义:为了防止林火的无限蔓延,将道路、河流、防火林带、防火线等相互联结,形成对林火的阻隔,称为林火阻隔。 2. 林火阻隔带 (1) 定义:林区内,所有由人工开设或自然形成的,规格符合规定标准,能有效阻隔林火蔓延的障碍物或屏障。 (2) 三种类型:自然阻隔带、人工阻隔带、复合阻隔带 自然阻隔带 由一种自然障碍物组成的林火阻隔带。包括河流、道路、农田等。 人工阻隔带 指通过人工开设的阻隔带,包括生物和非生物两大类。 非生物阻隔带:通过人工措施,由一种无生命的障碍物组成的林火阻隔带。包括防火线、生土带、防火沟、防火墙等。 生物阻隔带: 林区内,通过人工措施,由生物障碍物组成的林火阻隔带。包括防火林带、防火草带等。 复合阻隔带 利用自然阻隔带的条件,加上其他人工技术措施的阻隔带。 例如: 公路、铁路一侧或两侧采用营造抗火树种或火烧加宽开设的公路、铁路阻隔带等 (3)主要的林火阻隔带 道路网 不仅隔火,更是交通运输、搞防火机械化不可缺少的。路网密度是衡量一个林区营林水平的标准。密度:4m/hm2 防火线 fire line 通过清除地表上所有植被措施后,未经翻起新土能有效阻隔地表火与林冠火的带状空地。 生土带 newly-dug soil fire line 通过清除地表上所有植被措施后,经翻起新土能有效阻隔地表火与林冠火的带状空地。 防火沟 fire trench 经地表向下挖掘,能有效阻隔地下火蔓延的沟渠 防火墙fire wall 由土、石等垒砌而成,能有效阻隔地表火与林冠火蔓延的工程阻隔带。 (4)林火阻隔带的设计原则 林火阻隔带的宽度 应在保证防火效果的前提下,考虑节省工程量和土地的占用。除防火沟、防火墙、位于林内的防火林带外,林火阻隔带的宽度应符合以下规定: 1、国界林火阻隔带宽度,南方林区不得低于50米,北方林区不得低于100米。省界、县界、乡镇界,以及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边界的林火阻隔带宽度,南方林区不得低于20米,北方林区不得低于30米。 2、林缘林火阻隔带宽度,南方林区不得低于20米,北方林区不得低于30米。 3、林内林火阻隔带宽度,南方林区不得低于20米,北方林区不得低于30米。 防火线、生土带设计原则 a.防火线、生土带尽量设计在山脊、林地边缘、地类分界、道路两侧,把林区道路与防火线结合起来,同步设计。 b.尽量选择在地势平缓、地被物少、土质瘠薄的地带; c.防火线、生土带不得沿陡坡、峡谷穿行。 防火沟设计原则 a. 应设置在林地腐殖质层或泥炭层厚,容易发生地下火的林内。 b. 开设方向应垂直于主导风向,坡地时垂直于坡向。 C. 沟深应达到腐殖质层或泥炭层的底层以下0.2~0.5米。 d. 沟顶宽度为1.0~1.5米。 e. 沟底宽度0.3~0.5米。 防火墙设计原则 a.防火墙宜设置在林缘。 b.底宽80厘米、上部宽40厘米、高1.5米。 c.每隔一定距离应设置人行通道。 防火林带设计原则 a.应设置在适宜防火树种生长的地段。 b.根据培育目标进行设置。风景旅游区(点)宜设置景观型防火林带,山脚田边宜设置经济型防火林带。 c.防火林带宽度:一般不得低于20米,林内防护林带宽度一般不得低于10米。 d.山脊的防火林带,林带中间必须留有宽度4米以上的通道。 e.行的走向宜与相应的山脊线、林缘线平行。 防火林带树种选择原则 a. 树种选择应执行GB/T 15776(造林技术规程)规定。 b. 防火树种应选择难以燃烧、抗火性和耐火性强、生长速度快的树种。 c. 严禁使用外来有害植物。 (5)我国可供选择的防火树种 北方林区: 乔木:水曲柳、核桃楸、黄波罗、杨树、柳树、椴树、榆树、槭村、稠李、落叶松等。 灌木:忍冬、卫矛、接骨木、白丁香等。 南方林区 乔木:木荷、冬青、山白果、火力楠、大叶相思、栓皮栎、交让木、珊瑚树、茴香树、苦槠、米槠、构树、青栲、红楠、红锥、红芪油茶、桤木、闽粤栲、杨梅、青冈栎、竹柏等。 灌木:油茶、鸭脚木。柃木、九节木、茶树等。 (6)安徽省主要的防火树种 不同树种的燃烧性分析 Ⅰ类:木荷 Ⅱ类:油茶、珊瑚树 Ⅲ类:青冈栎、甜槠、厚皮香、女贞、茶树、 石栎、交让木和苦槠 Ⅰ类树种—木荷:山茶科 、木荷属。叶片为厚革质,耐火烧,萌芽力又强,抗火性很强。此树种分布的海拔跨度大,最高可达1100 m,且生长良好,耐瘠薄,适宜在酸性土壤上生长。 Ⅱ类树种—油茶、珊瑚树:抗火性强。 油茶耐瘠薄、耐干旱,适宜在酸性土壤上生长,茶油为优良保健油,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作为防火树种,既起阻火作用,又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经济效益显著,在皖南

文档评论(0)

jiqinyu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