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代變法與宋儒思想言行(摘自《速讀資治通鑑》汪高鑫、李傳印編,文經閣,2006) 范仲淹: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宋朝。 不久,杯酒釋兵權,鼓勵將領「多擇便好田宅市之,為子孫立永久萬世之業;多置歌兒舞女,厚自娛樂,以終天年。」並且剛柔相濟,分割相權,推行保甲制度。結果奢侈享樂成為宋代的社會風氣,甚至在金兵南侵,偏安東南時,也還是「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到宋仁宗時期,朝廷內外,官多民少,十羊九牧,政府機關疊床架屋,運轉不靈,財政日見窘迫,「冗官、冗兵、冗費」三冗問題,始終無法解決。 官僚和地主競相兼併土地,陂塘湖泊,多為豪強所佔,形成「勢官富姓,佔田無限」的局面,以致旱澇災害頻生,農民傾家蕩產,流離失所,階級矛盾日漸尖銳,農民起義蜂起,越來越嚴重,一年強過一年。 一批以范仲淹(989-1052)為核心的官員,主張改革流弊,挽救時局。宋仁宗天聖六年(1028年)范仲淹上書言朝廷得失、民間利病,受宰相王曾、晏殊等人賞識,推薦入朝。 景佑二年(1035年)范仲淹權知開封府。景佑三年上「百官圖」,諷刺宰相呂夷簡任用親信,又上書譏切時弊,勸戒仁宗不要過度信任呂夷簡。 寶元二年(公元1038年)宋祁上疏,主張裁減官員,節省經費。長期擔任宰相的呂夷簡指責這些不滿現狀的官員為「朋黨」,加以排斥打擊,范仲淹被罷去權知開封府事。 挺身支持范仲淹的官員有余靖、尹洙、歐陽修、蔡襄等,多上疏為范申辯,如歐陽修作《朋黨論》呈獻宋仁宗,主張「退小人之偽朋,用君子之真朋」。 慶曆三年(1043年)宋敗於西夏,農民起義蜂起,呂夷簡無策。該年三月,罷呂夷簡,任命歐陽修、余靖、蔡襄等人為諫官,七月任范仲淹為參知政事(副宰相),富弼、韓琦為樞密副使。應宋仁宗之禮遇與手詔,范仲淹與富弼等人綜合多年的改革意見,於該年九月上奏《答手詔條陳十事》,作為改革的基本方案。該方案所提十事為:明黜(ㄔㄨ4)陟(ㄓ4)、抑僥倖、精貢舉、擇官長、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減徭役、覃(ㄊㄢ2)恩信、重命令。 宋仁宗採納這些意見,陸續頒行幾道詔令: 一、改革磨勘法(文官三年循資升遷)。改為以實際的功、善、才、行四個標準提拔官員;淘汰老病愚眛,不稱職與在職犯罪者。 二、嚴行恩蔭制(官吏有根據官位高低,讓若干子女或親屬直接為官的特權)。限制中、上級官員的任子特權,防止壟斷官位。 三、改革貢舉制(專以詩賦墨義取士)。令州縣建立學校,士子必須在學校學習一定時間方可應舉,考試考策論,並考察操行。 四、慎選地方長官。由中書、樞密院慎選各路、州的長官。由各路、州長官慎選各縣長官。 五、改進職田法。重新規定官員按等級給以一定數量的職田,剩下的調配給缺乏職田的官員,以「責其廉節」。 六、減輕徭役。將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東)的五縣廢為鎮。將析王屋縣(今河南濟南源西)併入河南府。精簡鄉村官僚機構以減少費用支出。 但,范仲淹、富弼等所提出的「厚農桑」、「修武備」等建議,並未真正實施。 以上措施號稱「慶曆新政」,但實際僅推行約一年,原因是范仲淹等人被大肆批評為「朋黨」,而歐陽修等人又向來不諱言有朋黨之實,自認為應「退小人之偽朋,用君子之真朋」。 但宋朝皇帝鑑於唐朝牛李黨爭之教訓,對「朋黨」問題向來極為敏感,宋初以來即嚴禁臣僚結為朋黨,嚴禁科舉中考官與考生結成師生關係。 平心而論,范仲淹等人所為,也有難以服人之處。如慶曆三年十月,為整頓吏治,由中書與樞密院共同研議多天,首先選拔各路轉運使。范仲淹在選拔時,翻閱名冊,凡自認為庸碌無才的就一筆勾去。連富弼看了都有意見,說:「范六丈公(范仲淹)則是一筆,焉知一家哭。」范仲淹則回說:「一家哭,怎比得一路哭?」 到慶曆五年(1045)初,范仲淹、富弼等人就以更張綱紀、紛擾國經等罪名被貶黜。 王安石: 嘉佑三年(1058)王安石曾上《上仁宗皇帝言事書》(萬言書),分析宋朝內外交迫,財政日益困窮,風俗日益敗壞的形勢,提出變更天下弊法,培養大批變法革新人才的迫切性;要求仁宗以漢唐的覆亡為鑑,果斷實行變法;主張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取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的理財思想。受朝野贊許,但未獲仁宗重用。 宋仁宗死後宋英宗繼位四年因病去世,年方二十的太子於1067年即位,為宋神宗,年號熙寧。 熙寧元年四月,宋神宗召「負天下大名三十餘年」的王安石入京,想依靠他進行變法,富國強兵。神宗初見王安石,問:「治理國家,該從那裡著手?」王安石回答:「先從改革舊的法制,建立新的法制開始。」 熙寧二年(1069年),宋神宗提升王安石為副宰相,當時四名正宰相,有的年邁,有的生病,有的老死。 當年二月,王安石建立「制置三司條例司(後來條例司廢止,變法事宜由戶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