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视角下的现代汉语语序分析.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论文题目: 认知视角下的现代汉语语序研究 学科专业: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研究方向: 语法理论与应用 学位申请人: 刘春光 指导教师: 齐沪扬教授 中文摘要 本文从形式入手,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与现代汉语语序相关的问题进行 研究。通过细致的描写,探求语序灵活的动因和机制,注重语法、语义和语用三 个平面语序之间的关联性,认为语序变动的结果不是临时性的,语序的灵活性是 从一种临时的语用现象到凝固为语法规则的过程,语用表达在一定限度内突破语 法规则的同时又对语法规则有一定的反作用。具体章节安排如下: 第一章,绪论。本章对国内外的语序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认为固定和灵活 是现代汉语语序的两个侧面。二者之间有联系又有区别。语序的灵活性体现了语 言的主观功能,是认知规律在语言中的客观反映,因此,从认知的角度对汉语语 序的灵活性进行系统的研究尤为必要。 以下第二章至第七章是在认知理论的框架下对与现代汉语语序相关问题的 六个专题研究,主要涉及句法结构、句子结构和复句的语序问题。 第二章,标记理论和语序研究的三个平面。本章从标记理论出发,对“把” 字句的标记等级进行研究,认为汉语的三个平面之间是关联关联的。通过对“把” 字句的重新审视,发现“标记度”和语序之间对应关系的连续统是:句法语序 语义语序语用语序(标记度强)。并用“被”字句来验证这一结论,证明标记 度越高,越倾向于语用语序的解读。 第三章,可及性理论和“限定性成分+NP”结构研究。本章从可及性理论出 发,以“人称代词+数量/指量成分+指人NP”结构为例,通过描写和解释人称代 词和数量/指量结构共现时的语序特点及理据,阐释“人称代词+数量/指量成分+ 指人NP”结构的可及性和对句法、语用语序的选择差异,探究它们之间的互动 关系,得出语序研究三个平面的标记模式。 第四章,构式理论与现代汉语可离析结构研究。本章从构式理论出发,对现 代汉语中可以离析的两种特殊结构进行考察,即可隔开双音节动结式和表约量的 数量结构(“N+多+M”和“N十M+多”),认为构式也存在语序的灵活性问题,指出 借鉴西方理论的同时,还要注重汉语的语言事实。 第五章,焦点理论和现代汉语焦点表达的游移。本文从焦点理论出发,对与 现代汉语强调句有关的问题进行考察,认为焦点标记“是……的”对句法成份的 强调是有层次和程度差别的;“是”和“的”位置的不同会导致句子是否合法以 及造成表义上的差异的同时,存在功能上的中和。 第六章,信息理论和现代汉语移位现象的语法后果。本文从信息理论出发, 重新审视现代汉语“移位”现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移位现象从语用层 面对句法规则也产生影响,耳口移位造成的语法后果是形成句末话题焦点、句末话 语标记和句末语气焦点。 第七章,“图形一背景”理论和汉语复句变异语序研究。本章从“图形一背 景”理论出发,考察现代汉语复句语序的变异情况。发现语序的变异是有选择性 的,“图形~背景”的相互转换是复旬语序变异的认知心理基础,标记的增减是 语序变异的句法手段。语序的变异是说话人的刻意安排,既体现了语言表达的主 观性,又体现了语序选择是语言表达功能上的具体分工。 第八章,结语。概括语序研究的认知观,指出可能的创新点和以后努力方向。 关键词:语序:语用;认知;功能;三个平面;句法后果;语序变异 论文类型:理论研究 II Abstract ThedissertationstudiestherelativeissuesabouttheWOrdsorderofModem Chinesewiththetheoriesof fromthe offorms.The CognitiveLinguistics perspective wordsorderinthisdissertationCOVerSsome sentence structures special pattern,phrase 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zcs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