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生产网络的视角看中国与东盟、美国的不平衡贸易》.pdf

《从全球生产网络的视角看中国与东盟、美国的不平衡贸易》.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全球生产网络的视角看中国与东盟、美国的不平衡贸易》.pdf

首都扛辫贸易太誊学报 2013年第2期 从全球生产网络的视角看 中国与东盟、 美国的不平衡贸易 赵立斌 (厦门大学 南洋研究院,福建 厦门 361005) 摘 要:跨国公司FDI在全球的生产布局极大地促进了国际产品内分工的发展,这可由日益增长的中 间产品贸易体现出来。本文在对 中国、东盟国家、美国近年来对世界贸易和双边贸易结构析的基础上, 确定中国、东盟国家以及美国在全球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发现在生产网络中从事加工装配的中国和 从事零部件生产的东盟国家,虽在价值链中的所处位置没有明显提升,但在不断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同 时,其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在不断加深,与处在价值链高端主要从事设计与研发环节的美国技术 差距在不断缩小。对 中国、东盟、美国三方广义商品贸易组成的分析发现,不同的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 水平决定的在生产网络 中的产品内分工关系是贸易不平衡的根源。如果这种分工格局不改变,中国贸易 不平衡在一段时期内还会持续升级,可能会带来更多的贸易摩擦。文章从全球生产网络的视角深入分析 这种贸易局面对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全球化产生的深远影响并提 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品内分工;中间产品贸易;全球生产网络 中图分类号 :F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8—27O0 (2013)O2—0067—09 一 、 引言 2010年,伴随着 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启动,中国成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目的地,而东 盟也成为继欧盟、美国之后的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继 日本、欧盟之后的中国第三大进 口来源地。随 着中国与欧美贸易顺差的持续发展,贸易摩擦也不断由传统领域如纺织,服装升级到电子光伏产业等高 新技术领域。与此同时,随着2010年中国一东盟 自由贸易区建成,中国东盟 自由贸易区大部分产品已达 到零关税,平均商品关税降低到0.1%。随着投资、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三项协议的实施,中国与东盟的 经贸往来 13益密切 ,基本实现了贸易的自由化,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逆差也在持续发展 。研究中国、 美国与东盟三者之间不平衡的贸易结构有利于理解 中国贸易的收支方 向,并为相关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 依据。目前关于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相关研究大部分都是关于美、中两国之间不断扩大的贸易逆差以及针 对两国贸易统计之间所存在的巨大差异。其主要研究视角集中于汇率无关论_】qJ、储蓄失衡 J、美国经 济 自身原因 ’以及基于转 口贸易和国民贸易的统计体系缺陷 、外商直接投资论_1l1幢等几个方面。 收稿 日期:2012一l2一O2 基金项 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资助项 目 《东南亚地区发展报告》 (11JBCP02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 目 《东盟国家产业结构研究》(11JJD810020) 作者简介:赵立斌 (1984一 ),男,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世界经济。 67 而关于中国与东盟贸易不平衡原因的研究,已有文献中,主要包括为了扩大国内需求政治拉拢或为 自由 贸易区建设奠定基础故意让出逆差的政策论 ¨;认为中国与东盟资源禀赋不同,同时在东盟市场上,中 国与欧美国家相比,尤其在高新技术产品上缺乏比较优势而导致中国对东盟贸易逆差的比较优势和贸易 条件恶化论_】;以及认为汇率因素不是中国与东盟持续贸易逆差原因的汇率无关论 。还有把三方贸易 不平衡联系起来的分析,包括通过从产业转移的角度分析认为美国大部分进 口商品的生产地点由东亚转 移到了中国,增加了美中贸易的逆差额_6;一些学者通过对东亚区域 内部的机 电行业零部件贸易流向及 爆炸式增长的考察证明了东亚跨国生产网络的扩展 ¨埔;其他学者也指出东亚生产网络的运行对区域外 部的最终产品消费市场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东亚跨国生产网络应对外部市场冲击 的脆弱性表现得尤为明显l1 ;还有一些学者从生产非一体化的角度指出当产品的生产工序被布局在不 同国家生产时,处在价值链不同位

文档评论(0)

ddw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